






Post List #1
Before I encountered Christ, I wasn’t very faithful, and I pretty much just played during worship time. My life before was spacey, and something just felt off, like a puzzle piece was missing. However, now the puzzle feels complete and I feel great, because now I have God and Jesus! I know He’s there and He always will be, and He won’t ever leave me!
Post List #3
从保罗心之所繋想到北堂家庭中心的扩建
保罗是一位饱学鸿儒,出身名门的犹太法利赛人,而且是极其热心的法利赛人(徒二十二3;腓三5)。他的神观受制于窄狭民族主义思想,直到他被主耶稣基督的大光照亮悔改,成为主呼召的使徒。原先他心之所繋是成就个人的浅见,现今则成为救世主耶稣基督的仆人,广传神国福音的使徒。






Post List #3
Easter Baptism Testimony
Before I encountered Christ, I wasn’t very faithful, and I pretty much just played during worship time. My life before was spacey, and something just felt off, like a puzzle piece was missing. However, now the puzzle feels complete and I feel great, because now I have God and Jesus! I know…
从保罗心之所繋想到北堂家庭中心的扩建
保罗是一位饱学鸿儒,出身名门的犹太法利赛人,而且是极其热心的法利赛人(徒二十二3;腓三5)。他的神观受制于窄狭民族主义思想,直到他被主耶稣基督的大光照亮悔改,成为主呼召的使徒。原先他心之所繋是成就个人的浅见,现今则成为救世主耶稣基督的仆人,广传神国福音的使徒。
《恩语》是亚特兰大华人基督教会北堂(ACCCN)创办的季刊杂志,2005年创刊。恩语有四个栏目:牧者的话、宣教无国界、主内生活、感恩见证,以文字见证真理、传扬基督、分享恩典。《恩语》把各样恩典故事搭配在一起,仿佛四季分明的亚城天气:好像春雨从天而降,滋润一片绿草地;如同夏阳普照大地,驱散一角乌云沉;又像秋月温柔安静,抚慰几多游子心,如同冬雪飘然而至,祝福来年好收成!
最新文章






Trending Recipes
Trending
恩语 (2017年08月)
本期简介: 親愛的恩語讀者,眼看盛夏馬上就要過去,初秋即將到來。亞特蘭大的學生們紛紛回到學校上課,教會的姐妹會和松柏團契也開始聚會。大家經過一個暑假的休息,無論是在何種場合,大家都會互相問候,詢問暑假的點點滴滴。 是的,兩個多月的暑假說來不短,可是怎麼好像一眨眼就過了呢?這段時間您是否也過得很充實呢?我們教會這一季的主題是“結生命的果子"。這期恩語有許多短宣的見證,我也非常感恩自己有機會再次帶學生遠到台灣做為期16 天的短宣工作。我十分確定的是無論是我個人、六位學生、孤兒院的大人或兒童還是智障中心我們接觸的學生或老師,我們生命都直接或間接地有所改變。無論改變是大是小、是長是短,這些改變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就好像那一粒撒在路邊的種子,其实是一粒帶有生命的種子。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子發芽以后會長成什麼,可是我們確信神的做工是奇妙和信實的! 歡迎讀者們隨時利用這神所賜的種子,好好培育成一顆生命的果子,在我們雜誌上與大家分享,期盼结出更多生命的好果子!
三聲嘆息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陳華 這幾個月相信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俄烏戰爭,一旦開始打仗,就沒有贏家,不論俄羅斯或者烏克蘭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虧損。即使美國這裏表面上沒有戰火,但是我們看到族群對立日趨嚴重,不同政見的人越來越不能和平共處。根據前年的一份調查報告,62%的美國人不敢公開與人分享自己對政治的看法,生怕引起衝突紛爭甚至仇視。人世間越來越不太平,自然界也沒有好到哪裏,過去的十幾年中,百年不遇的天災好像頻頻發生,2021年的天災隨便數數,都可以載入史冊,相信以後這類重大天災只會越來越多。 天災不少,人禍更多,這個世界到底哪裏出了問題?《聖經》告訴我們,人類的麻煩來自於祖先的一個錯誤選擇。當初神創造人類的時候,祂給了人一個自由選擇的權利,去選擇順服還是悖逆神,人類的首席代表亞當夫婦選擇了悖逆神,而這個結果是毀滅性的。因爲神是全然良善、全然聖潔的,離開上帝就等於是走進了敗壞與邪惡,於是人與人之間馬上就出現了互相埋怨和指責,然後是紛爭、嫉妒、鬥毆和凶殺,這是人禍的源頭。 人類是神創造世界的收官之作,作爲萬物之靈—也就是物質世界的首腦—-人類祖先的悖逆,也連帶整個物質世界吃了挂落。好比企業的CEO,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有可能讓企業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如今地球上各樣天災乃至病毒肆虐,還有人類身體的衰敗,都可以看成是萬物不再能夠和諧相處的結果,因爲人類的過犯拖累了大地也被神咒詛,這是天災的起因。 第一聲嘆息:萬物嘆息 《羅馬書》第八章説到,萬物都在嘆息勞苦地切望等候。爲什麽嘆息等侯呢?爲了有朝一日,萬物可以跟所有基督徒一樣,被神重新塑造,不但能夠和諧共處,并且能一同分享神的榮耀。正如《以弗書》1:10說: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這是神的應許,祂應許有一天會把天地的翻新,人心都改變,天地萬物和人類都能夠和諧共處,爲了這個從神而來的應許,天地萬物於是就甘心等待,嘆息地忍耐著世界的敗壞。 第二聲嘆息:基督徒的嘆息 …
恩语 (2020年12月)
本期简介: 2020年,对于世界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对于北堂也是酸甜苦辣的一年。 网上聚会大半年之后,迎来了建堂20周年,没有欢聚一堂的庆典,但有多位牧师和长老们在百忙之中用文字数算了神赐下丰盛的恩典, 为北堂成就的许多奇妙大事;并写下劝勉的恩言,满怀信心和爱心,以永恒的真理勉励弟兄姐妹们,让我们不要忘记神儿女的身份,以基督的心为心,一同领悟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一同兴旺福音、建造神的国度,相信神在疫情期间所成就的,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来自世界各地宣教士的代祷信和分享,显明神在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停摆,行了许多的美事。顺服的宣教士们继续在美国和欧洲的校园里传福音,也到穆斯林和佛教国家寻求宣教工场。 忠心的北堂三福同工继续一年两次的三福培训,线上传福音,跨越国界的限制。基督舍己的爱一直激励他们,也激励我们,活出神的爱。 疫情期间的生活感悟文章和诗歌多姿多彩,好像七色彩虹一样,展现神丰丰富富的恩典;感恩见证好像一粒粒爱的种子,相信神必叫基督里的新生命在教会里生长,在爱中扎根、开花、结果。 愿荣耀在教会中和基督耶稣里归给他,直到万代,永世无穷。阿们。(弗3:21)
寻找灵魂再生的一生 (含音频)
2023年 11月 发表日期: 11/2023 作者:王俊红 “爱你的孩儿”,这是你在我的大学毕业册上赠言的签名,让我最后一次用它吧! 一转眼我们已经认识 40 年,在肉体上我无法接受你就这样离我而去,在灵里我明白你已经到了那更美好的地方。40 年前,我们同窗、同屋、同出同入,同心度过了宝贵、 “疯狂”、更是“饥渴”和“寻找”的四年大学生活。毕业册上你给我的共勉是“发现自我、接受新生”。什么是“自我“、“新生”?你也说“我等待,我们的灵魂再生”,但我们都不明白什么是“灵魂再生”和“如何再生”。 以后,虽然我忙于世上的事情,但你从没放弃“寻找”。神给我们的应许是,“寻找,就寻见” (路加 11:9)。 若干年后,我们相继来到了美国,都“寻见”了耶稣基督,使我们的“灵魂再生”。但你不愿意单单停留在得救,你又一次拿出你那刻苦好学的精神,研读圣经,与主同行走那得胜的“义路”。当你告诉我你要随从冬建一起去神学院,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从来没看到的两点:完全的顺服和被神“诸般的喜乐平安”完全充满的心(罗马15:13)。在世人看来,你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坎坷、痛苦,疾病,等等,但就像诗篇 23:1…
兔尾龙首的灵修:枕头的地方
2024年 2月 发表日期: 2/2024 作者:冯欣 龙年第一天的灵修,又读到了耳熟能详的“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的经文,令人思绪飞扬!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吧: 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章18-20节) 1. 卖房的困惑 在这段太熟悉的经文中,却有个令人困惑的难题,打扰着不少耶稣的跟随者,甚至传道人:耶稣是不是让跟随他的人都不能有自己的私人财产?尤其是房子?因为房子是“放枕头的地方”,是“安乐窝”。我也听到过个别传道人讲道的时候,会鼓励会众卖掉自己的房子,改为租房居住,因为人只有 “没有枕头的地方”才能彻底跟随耶稣。 2. 思考的进路 租房比买房就更属灵吗?若不是,那么这段经文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不把这段经文搞清楚,囫囵吞枣地讲“放下一切跟随耶稣”,是不能解决心中的疑惑的。 我是“教书匠”出身,就是当过多年的老师。职业习惯让我养成了一个直觉,每当考完试,同学们拿回自己试卷的时候,看看表情就知道他(她)们考的如何,所以我们常说“分数都写在脸上的”。尤其是当一个同学拿着我批改过的试卷,哭丧着脸敲我办公室门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来找我讨要分数的。 当我们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思考这段经文,读到一个文士来找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的时候,耶稣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然啦,耶稣是洞察人心的,他很清楚这个文士在想什么。通过四福音书,我们非常了解“文士”这个阶层的状态,他们多是法利赛人群中自持清高的佼佼者,他们所想所求的,无非是如何更有本事,成为人上人。他们的骄傲和自以为是,使得他们成为耶稣福音的阻挡者和敌对者。(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旧约中虔诚爱神的以斯拉)。 马太福音中的这位文士倒是有点小聪明的:他看出了耶稣的能力,之所以来跟随耶稣,是想从耶稣那里学点本事,得到点什么。但他不是为了荣耀神,而是为了个人的前程,为将来能够在自己的圈子中出人头地,成为佼佼者。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个人的事业和前程。虽然我不太确定这位文士是否很在意自己房舍,安乐窝,但可以确定,他所追求的,和耶稣所传讲的天国的福音、价值观格格不入。…
人生的下半场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蔡幼明 主内平安!听了程晓容教授的有关《路得记》的讲释,收益非浅,尤其是困扰我已久的“人生最后一站”这个问题,我有了新的认知。 一 原有的设想—-叶落归根 我这辈子虽不才,可在世俗的眼中也可以称是一个事业有成、子女成才的众多人中之一。25年前我退休还被返聘。没被社会唾弃,没有子女教养和家庭的拖累,生活过得满清悠的。2004年受儿子之邀,我辞去了工作来美帮他看“后院”。十年来我和老伴过的是聚少离多的日子。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叶落还是要归根。我的根在中国,我们自己的家也是在中国,在恰当的时候终是要“海归”的。我和老伴盼着并计划着未来的潇洒又逍遥的两人世界,誓将年轻时忙于事业和家庭而耽误的享受统统都给补回来。 二 人生最后一站归属的困扰—-断,舍,离 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就在我们着手筹划“海归”的2015年春,我老伴突发心梗先我而去。突发的变化使我措手不及。在这之后的年月里,每当我疲惫忙碌后静下心来,时常思想这后半场的归属问题,想来想去终无结果。 我生有二女一男,现已是四世同堂。二个女儿两家都在国内生活,都还算是宽裕一族,且孝顺有加。俗话说“女儿是妈的贴心小棉袄”,随女儿总比随儿子来得方便妥帖。而美国因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语言交流的障碍,出行的困难,以及二、三代人处于同一屋檐下的困惑,注定我们是孤独的、弱势的。况且国内与我相当的退休族随着国家对老年人福利日渐优厚,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令人羡慕。更何况国内的亲属、子女、朋友、同事也一直鼓动我回归安度晚年。留下还是回归这个问题就这样时常地困扰着我。 当下提倡生活要简约,要懂得如何断、舍、离,即在物质上要过“低配”的生活。我理解这里说的“低配”不是指“过苦行僧”自虐的生活,而是一种更有人性的、经济的、环保的、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要能切实“放下”一些事和物。其实这是说得容易,做得难,像我这样脚踩留或回两只船的人,两头兼顾做起来就更难。记得七年前老伴还健在,他常住中国守着家。有一年我回国见家中搬走很多几十年来积累的有形物件,家里变得明亮而又宽敞,我老伴已经开始了断、舍、离。那时说心里话我还真有些不舍而责怪他,现在回头看还真要感谢他为我现在省了很多事,算是有点先见之明吧。 老伴走后第二年我回国处理他的后事,因怕睹物生情,我没敢住自己的家。这个家是我们共同经营了一辈子,不知倾注了我们多少的心血。这里的一切也似乎都有我们的气息,要断、舍、离,从感情上说还真下不了手,于心何忍?再说我也许有一天还得回归。结果回去三个多月,只进家门两次看了几眼,什么也没动就又回美国了。这个家就成了《天路历程》书中的基督徒背负的重担,时常让我牵挂,烦心,困扰而不安。 三 放下挂念,回归安宁 看到《路得记》中的拿俄米因饥荒而背井离乡,在外邦漂泊了十年,她的丈夫、儿子都没了,钱财也耗光了,最后她还是选择回到伯利恒,寻求全能神的庇佑。而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青春也都献给了中国,大半辈子耗在中国,我却不认识全能并可以托付终身的神。我儿子也曾托人给我传福音,而我总是拒绝,逃避,不信能被救赎,当然也不会有永生的盼望和确据。1997年我退休后第一次来美探亲,在一次退休会上,我和老伴不约而同地举手认罪而决志。教会的弟兄姐妹都为我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认识了主耶稣,这才是我一生最大最美的祝福。借此再一次感谢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然后在北堂与松柏团契的六位姐妹相约一同受了洗,从此主伴我同行。虽仍有疲倦、困苦、忧愁,只要信靠我主,有祂的同行、扶持和引导,祂必帮我,我不用为明天忧虑。祂今天看顾我,明天、每一天同样会看顾我,我又何必沉迷过去的一切,更勿要与别人比较外在的拥有,贪图这世界的享受、眼目中的情欲,更不能用无法永存的身外之物来换取绝不能失去的永恒之物。再说信主后,有圣灵在我心中运行,如今越发觉得与国内的亲朋好友在交谈中因三观的差异,分歧渐多,话不投机而产生隔阂,进而有碍相处的和谐,不如主里的弟兄姐妹相亲相爱,携手共奔天路,过圣洁的生活更好。放下了贪念,专心盼望主耶稣再次显现时带来的恩典,我的心也就回归了安宁。…
Post Grid #1
Easter Baptism Testimony
Before I encountered Christ, I wasn’t very faithful, and I pretty much just…
从保罗心之所繋想到北堂家庭中心的扩建
保罗是一位饱学鸿儒,出身名门的犹太法利赛人,而且是极其热心的法利赛人(徒二十二3;腓三5)。他的神观受制于窄狭民族主义思想,直到他被主耶稣基督的大光照亮悔改,成为主呼召的使徒。原先他心之所繋是成就个人的浅见,现今则成为救世主耶稣基督的仆人,广传神国福音的使徒。
Students Ministry
Students Ministry Author:Minister Coleman SchnaakDate: 04/16/2025Category:牧者的話 I have been student minister at ACCCN for…



恩语 (2023年03月)
本期简介: 今年的冬天无雪,却寒风阵阵,吹得人心忐忑:中国父母亲友“阳”过、病危、甚至病逝的消息频传;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大地震,一周之内死亡人数已超过三万人。在流泪祷告后,我想起基督再来的预兆之一就是地震,主也如此应许:“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包括19亿穆斯林、14亿华人、11亿印度教徒)做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马太福音24:14) 北堂2023年的主题是“饥渴慕义、活出基督:真理、爱心、谦卑、事奉”。齐牧师在“牧者的话”中,鼓励我们立下新年新的灵修计划,定时、定点、定量,或组成灵修小组,彼此鼓励,跟从耶稣的榜样,默想圣经,操练祷告,得到灵性饱足;并在各种毁谤和嫉妒中,在忙碌和疲惫中,仍然效法基督的谦卑,活出爱心服侍的生命、言行一致的生活。 “宣教无国界”里,借着3月17-19日的宣教年会日程表,重温“教会的使命 宣教”;让我们期待《欧洲校园事工》(ECM)张惟中牧师一连三天的讲道,也借着ECM一连三篇宣教士的分享:德国的感恩代祷信、以色列事工分享和传福音的“启发”课程,看到他们一次次经历神的带领,也一次次被神奇妙的作为感动和激励。 “主内生活”里,Richard推荐《A powerful resource for all at ACCCN》,提供丰富的免费视频资料(RightNow Media)给所有饥渴慕义的人;洪嘉伶姐妹勇敢见证《从苦难,到欢笑:我的重生之路》,经历痛苦的童年和破碎的婚姻,却因奇妙大能的救主,以饶恕取代遗弃,以真爱取代失望,以为主做工取代追求世俗。…
About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