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21.cc kra23.at kra36.cc

《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三福训练见证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刘君波 耶稣颁布给我们的大使命是要把主的福音传讲给万民,但能开口向一位不熟悉的人传讲福音,不仅需要凭借火热的心,更需要圣灵的带领、福音真理的装备和有效传讲方法的培训。因此,今年初春在一位好姐妹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北堂第十九届“三福”培训课程。我已经三十多年没考过试了,这次训练无疑对我是一个挑战,面临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但感谢主的同在和赐给多多的恩典!也感谢“三福”团队的老师和队长们,在他们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和实习训练,并在5/29/2022 我们几名新学员也全部通过了讲述、默写和答题三部分考试。主的恩典够我们用,使我知道我以前对学习及训练的担忧和思虑也都是多虑了。 在探访实习的训练中有大大的惊喜,也经历过小小的挫折,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神的大能和作为。一个身居在外州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在Zoom探访后决志信主,真的是让我大大出乎意料!藉着我们的传讲,圣灵作工改变了她的心,二十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当晚竟让我兴奋得难已入眠。感谢神的预备和不离不弃!同时在一些被探访者身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对圣经和上帝的质疑,这让我更感到身负的使命何等重要。接下来我要做的是用圣经更好地装备自己和操练自己,使自己在传讲福音的事工中有能力去表达和讲解,引领更多的人归主来荣耀神。 愿更多的弟兄姐妹走进“三福”的课堂,通过学习和探访来传讲主的福音,让更多的人成为上帝的儿女,来永享主爱里的平安与喜乐! 作者简介:刘君波

阿Ben要準備綠卡面試了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黃傳峰         《詩篇》147:10節說到“祂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最近不斷在默想這段經文,也反省自己服事到如今是否 “腿”不小心“快”了些,所做的每個決定是出於自己,還是來自於上帝的指引。         《詩篇》147: 11節,上帝再次提醒我“耶和華喜愛敬畏祂和盼望祂慈愛的人”。我是否有這樣的特質被祂喜愛,還是其實自己沒那麼的敬畏祂,更別談願意花時間等候盼望祂對我的慈愛。         其實原本沒抱著那麼大的期待會那麼快有綠卡面試通知,也已經做好前往英國服事的心裡預備,然而上帝上周突然藉著移民局的手寄給了我這個通知。收到通知後,我的內心是五味雜陳,不知道要如何回應。然而謝謝上帝藉著祂的話,給了我很深入地反省,在周圍弟兄姐妹給我“清楚”地提醒後,我也很有信心地大步向前,不是因為我的腿快,而是原來上帝早已經預備要把這個盼望和慈愛加給我。         在過去的一個小迷茫中,上帝讓我再次看到,是“祂將這些立定,直到永永遠遠” (《詩篇》148:6)。在尋求祂的旨意時,上帝也很微妙的讓我去吉隆玻的體檢和我之前購買的機票是同一天出發(這也是我有點“任性”,跟上帝說過:如果是出於你,就讓我和這個機票是同一天出發。果不其然!)有些震驚,那無所不在的上帝就是在旁邊看我的“任性”,也答應了我的“禱告”,所以真的不可以和無所不在的上帝“開玩笑”,祂和你我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的還“來真的!”         請為我5月26日早上8點的綠卡面試禱告。讓我不害怕,也祈求主保守我體檢一切都能達標。再次謝謝你們,用近一年的時間,在馬來西亞給我的關懷和禱告。沒有你們在背後的支持,我真的可能早已放棄了,也難怪宣教士的陣亡率會如此的高!      (後記:阿Ben已經拿到綠卡,七月將回美,期待回到亞特蘭大,繼續服侍中國留學生,參與家門口宣教。) 作者简介:黃傳峰

分享門徒訓練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魏文婷 摘自《歐洲校園事工通訊》 Vol. 44.1 2022年5月15日 去年三月《歐洲校園事工》舉辦了《歐洲論壇》,聆聽匯總了各地牧長們對《歐洲校園事工》的期許和建議。許多牧長們鼓勵我們以扎實的門訓事工接續福音成果,回應主頒布的大使命,為主栽培專心跟隨主的門徒。同年八月份雲端平台也以座談形式,更深入地學習門訓事工多元的方式內容,和推進事工需要注意的事項。經牧長同工們的深思熟慮後,自今年起將門訓事工列為《歐洲校園事工》的重點事工之一。 也許有人會問,《歐洲校園事工》各種形式的關懷教導,牧養宣教,已是以帶領人作主門徒為主要的目標,為什麼還需要特別地開展推動門訓事工?在探討門訓事工時,我們發現各個教會牧者們對於門訓事工的經驗並不相同。許多牧者都曾在教會團契中推動過門訓:有些幸運地栽培了一批愛主的弟兄姐妹們,但無法大範圍地形成教會的主體文化;有些則是在雷聲大的宣傳推動之後,只達成了雨點小的成效,  門訓事工也漸漸地無疾而終。這些教會和牧者們  對門訓事工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將門訓事工看成此起彼落的教會熱門項目,風行一時熱度消退之後,就無人問津。           我們從成功持久地建立了門訓文化的教會中學習到,扎實的門訓事工無法速成:在事工開始時, 需要投入大量的優質師資,在短期內成效並不明顯;每每是在長期有序持久的堅持下,才能在教會中看到信徒屬靈生命上質的翻轉,進而發展帶動會員量的增長。正因為扎實的門訓事工代價大,進程慢,歷時久,和現今講究量化速成的社會文化背道而馳,在教會中常常得不到同工和會眾的待見,或是會被急於看見果效的同工們揠苗助長。此時,具有長遠眼光的領導團隊需要給予事工堅實的支持,正確的帶領;不斷地分享異象,小步向前,以求能與同工團隊達成共識,同心前行,才能穩步地推動門訓事工,建立領人作主門徒的教會文化。           《歐洲校園事工》將門訓事工定位為 「以極少數人為單位進行的分享和陪伴事工」。「以極少數人為單位」是讓相聚的時間更聚焦,可以靈活地選擇適合的教材,深度地審視生命中的挑戰,並且有充分的時間為實際的應用代禱。對於門訓的理念,我們強調陪伴勝於教導。因為生命中最具影響力的,常常不是說出來的言語,而是活出來的樣式。在各個團契的活動中,屬於教導類的事工已經非常豐富;並且新的世代對於權威和教導的回應,和老一輩的期望並不相同。但無論是任何年代,任何年齡,都對難能可貴和誠懇無私的陪伴有正面的回應。因此「以極少數人為單位」,沒有功利的目標,不強調教導的權威;而是以真實的生命,忠誠的委身,互相陪伴走一程路;學習耶穌帶領門徒的樣式,在相處陪伴中以生命影響生命,是我們對門訓事工的期許和目標。 牧養對象的遷徙,和成員頻繁的代換是校園事工獨特的挑戰。拓荒禾場常面臨莊稼多工人少的窘境。對於盡心竭力傳揚福音的老師們而言,接續福音工作,繼續牧養辛苦得來的果實,持久地栽培年輕信徒,是我們心心盼望卻常常力有未逮的心願。如今度過了漫長的疫情時期,利用雲端科技進行遠程互動已經被普遍地接納;此時正是動員全球師資,開展歐洲校園的門訓事工的大好時機。若能有充足的優質師資委身於門訓事工,再加上各團契原有的聖經教導,屬靈操練和分享關懷,可以全面靈活地為新世代的信徒,提供多元又切身,定點也可遷徙的屬靈成長環境。           《歐洲校園事工》涵蓋的城市文化很多樣,各地負責的團契宣牧老師們也都有獨特的恩賜,門訓的事工適合從各團契教會自動自發開始;門訓的方式和材料也不適合單一生硬的統籌。然而為門訓師資收集整理多元適用的門訓材料,可以對各地門訓小組討論的內容有基本程度的把關,也可以累計集體智慧和門訓經驗,是很值得嘗試的運作細節。另外從北美的教會經驗中,我們學習到以「老中青」的配搭,來長程有序地栽培門訓同工和衍生門訓小組。老字輩的同工在陪伴青字輩的信徒同時,邀請中字輩的同工一起學習;在彼此的陪伴學習中,中字輩的同工可以慢慢成長為有經驗的老字輩;青字輩的信徒隨著屬靈生命的進程可以漸漸成為中字輩的同工;而原先的老字輩同工則可以持續地開展新的門訓小組。最後,我們也正在禱告尋求,希望能在對各個團契或門訓小組沒有干擾的原則下,掌握門訓事工值得長期丈量的客觀或主觀資料,作為門訓事工的脈搏,協助我們以小看大,長期固定地關注事工的走向,並在需要的時候做適度的調整。           《歐洲校園事工》在疫情期間使用科技建立了口碑極佳的雲端事工。如今各團契大多已經恢復了實體聚會,雲端平台的事工也從疫情時的主力事工,轉型成為解封後的輔助事工。今年我們籌劃設計了結合雲端平台和門訓事工的課程系列,希望能藉著雲端平台共享師資,和有心參與門訓服事的同工和雲端課程的學員們,一起觀摩門訓小組的示範,學習門訓的步驟和材料。同時我們也成立了門訓事工的核心同工團隊,著手進行整合門訓資料,收集推薦門訓教材等工作。將來我們還希望能廣泛地分享在各地參與事工的師資學員們的心得和經驗,為默默參與門訓的同工們加油打氣。對於長期參與門訓事工的同工們而言,最得安慰的事,莫過於清楚地看見神藉由我們安靜的禱告,緩慢的腳步和忠心的委身,祝福我們服事的人群; 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修補信徒的心靈,建立合乎真理的理念;在默默的陪伴守候中,看見年輕信徒被建造成為貴重的器皿,有根有基地跟隨主,成為聖潔合乎主用。           由牧長領導推動,團契自發開展,師資全球動員,同工核心輔助的門訓事工在組織架構上還蘊藏著許多的潛力和亮點。例如在個案上需要特別陪伴,當地團契沒有適合師資時,同心服事的團隊更有機會尋找到跨團契合適的師資個別協助。在推動新類事工或開發拓荒禾場時,也可以考慮以2-3人小組的門訓方式踏水試行,減少風險; 或以門訓小組後續跟進,彌補時間空間師資上的短缺。在沒有實體團契的地點,或是信徒極少的團契中,可以門訓量少質高的陪伴牧養。在栽培精英工人時,也可以團隊方式重疊或輪流地陪伴分享,兼顧經驗的精緻度和廣博面。2-3人小組的門訓陪伴在團體的教會生活中,提供了量身打造而且靈活精准的成長契機;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與各類系統性的福音宣教,和牧養栽培事工成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好搭配。           耶穌升天離世前,吩咐門徒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28:18-20) 《歐洲校園事工》的門訓事工盼望遵從耶穌的吩咐,以神喜悅的心態和方式,互相陪伴分享生命,帶領人作主的門徒。我們也誠摯地邀請牧長老師同工們加入我們的行列,不求速成但求忠心地回應大使命的托付;期盼在見主面時,能聽見恩主對我們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21)  阿們! 作者简介:魏文婷

我知誰掌管明天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刘倩雪 摘自《歐洲校園事工通訊》 Vol. 44.1 2022年5月15日         在《羅馬書》8 :18-30 節中,保羅清楚地讓我們看見兩幅圖畫:「現在」(今天)的光景:一切受造之物都受著當下的苦楚,包括「服在虛空之下」(《羅》8 : 20)、受到「敗壞的轄制」(《羅》8 : 21),及「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羅》8 : 22)。保羅甚至說,就連我們這些已蒙恩得救的神的兒女也會心中嘆息。但保羅接下來卻非常清晰地向我們描述了那「將來」(明天)的畫面:即神兒女 / 後嗣將得榮耀(《羅》8 : 16-18),神眾子的完全顯現(《羅》8 : 19),神兒女將會脫離敗壞的轄制,進入自由的榮耀 (《羅》8 : 21),完全得著神兒子的名分,乃是身體得贖 (《羅》8 : 23) 。活在現今亂世中的神的兒女,實在是能夠感受到「今天」和「明天」之間的那種張力,但保羅很肯定地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有神的定旨先見,因為一切出於神的「預先知道」和「預先定下」,並且祂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 : 28) 。         為此, 保羅提醒我們當有正確的「心態、確信和行動」,來做一個回應神呼召的人。首先心態上,保羅用切望 (《羅》8 :…

感恩 – 蔡頌輝牧師代禱信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刘倩雪 摘自《歐洲校園事工通訊》 Vol. 44.2 2022年5月31日 服事難民的機會 「你好,我是從烏克蘭基輔逃難出來的。我和我先生還有一個十二歲的兒子, 半個小時後就會到德累斯頓。 請問你們那兒有地方可以住嗎?」電話另一頭是一個中國婦人的聲音。那天下午,我剛完成二十多個小時的飛行旅途,從亞洲回到德國家裡,打算提早休息,晚上七點多接到這個電話。           「有!我們有住的地方。 等下我就到火車站接你們過去。」我和竹玲趕緊去買了晚餐,並把他們一家接到中心去住。後來和他們進一步交談才得知,他們從烏克蘭逃難出來之後,在德國北部難民營待了幾週,後來為了孩子的就學問題(兒子讀音樂重點中學),就匆匆坐上火車,往搜尋到的城市去。但人生地不熟,不知哪裡可以落腳,只能在火車上上網搜尋,結果找到了我的電話。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大批難民湧入了鄰國。很多德國教會都敞開門接待他們,我們就這樣接待了一個中國人家庭,我們的弟兄姊妹因此有機會學習如何服事難民。 持續推進的事工 門徒訓練是德累斯頓教會今年的重點事工,目前有七組的門訓正在進行。進行了三個月,我們深深感覺到按照個別信徒的需要和狀況來牧養的重要性。透過這種一對一的交流,才得知他們個別的想法和需要,以及信仰的程度,並給予個別而及時的扶助和陪伴。 於去年成立、由頌輝督導的藝術宣教事工(藝 CM),於今年 1月30日舉行了一次線上的春節聯歡晚會。該次聚會籌備有點倉促,但來自 ECM 全德國各團契的弟兄姊妹,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呈獻了他們的作品。其中有原創詩歌、福音短劇、見證分享、詩歌串燒等。主持人也現場帶領了互動遊戲,給留在異國他鄉的華人遊子們一個略有新春氣氛的夜晚。未來,藝 CM 希望定期舉辦藝術相關的培訓課程,以及在網路發表成員們的藝術創作作品。 二月份寒假期間,我們一家到開姆尼茨探望張惟中牧師夫婦和明恩傳道一家,共渡元宵。其後我們還上漢堡華人教會服事,並提早幾天到那裡休息。怎知,正好碰上颶風來襲,連續幾天颳風下雨。我們把這視為神給我們休息的機會,因為很少時間能外出,大部分時間就在住的地方待著,一家人一起輕鬆地團聚、看電視、放鬆。 三月份是頌輝行程滿檔的月份。三月初,為了拍攝啟發課程新中文系列的培訓視頻,他專程飛到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五天的隔離和五天的拍攝。回到德國之後不到一個星期,又匆匆飛到美國匹茲堡主領三天的宣教年會。因著參與不同類型的事工,大大豐富了他事奉的體驗,也擴張了他參與的領域。感謝神,在疫情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他多次進行檢測都很順利,且依然保持身體健康。此外,國內國外線上講座和證道邀請從未斷絕。 代禱事項: 1. 為教會正在進行的門徒訓練禱告,求神使用這些陪伴過程去裝備生命、興起門徒。 2. 為我們所接待的烏克蘭中國難民家庭禱告,求神保守他們早日安頓,也賜給我們智慧去服事他們。 3. 為藝 CM 的事工發展禱告,人員的分散和流動給事工帶來一些挑戰,求主賜智慧和同心來推動藝術宣教事工。 4. 由於疫情,原定去年進行的述職期望能在這個暑假順利進行,求神開路。謝謝大家的代禱和關懷,願神賜福大家。 頌輝、竹玲、天洵、淳嬈敬上德累斯頓,2022 年…

新冠疫情中认识神的美意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Sion 牧师 你还记得因新冠肺炎爆发而封城的时候吗?我们被困在家里,实在太不好受了,不能出门,不能见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不能去教会,不能去上班;孩子们不能从他们的网课中解脱出来,也不能去学校,我们不能去Costco或亚洲超市,以及喜欢的餐馆和咖啡店。天呀,在那段漫长的时间里,我真是想念越南河粉、韩国烤肉、火锅、日本生鱼片和越南冰咖啡,我也想念封城前的日子,和孩子们去好玩的地方,哪怕仅仅是每周去逛逛Costco,看看有什么新东西,而不需要怕感染而快进快出。在封城期间,更让人难挨的是,我不知道封城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安全出门? 两千年以前,初代教会的基督徒也有过一段类似的经历。像我们一样,他们也被封锁在自己的家中,蜷缩在紧闭的门后,躲避那些犹太宗教领袖们,那些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并想要逮捕耶稣的跟从者,以结束这次新兴的追随基督之道或基督教运动。上帝使用那段时间,藉着重申门徒的呼召和使命,完成了祂的计划。虽然他们被封城的原因和我们不一样,但同样,上帝也想在这段封城的时候,完成祂对我们的计划。尽管我们只想新冠疫情很快结束,但上帝会利用这段时间来成就祂的美意。就像《罗马书》8章28节提醒我们:“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神将如何使用这段封城的时间让万事互相效力,叫我们这些爱神并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得益处呢?在《路加福音》24章36 – 53节,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许多事情发生在主耶稣复活的那个周日,都被记录在《路加福音》的最后一章。《路加福音》24章1-2节记载了天使的出现,向跟随耶稣的几位妇女宣告耶稣复活的好消息。13-35节的经文记载了耶稣向去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显现,并向沮丧失望的他们解释了所有旧约指向基督的经文——祂的受苦、死亡和复活,用热情、兴奋和新目标点燃了他们火热的心,而耶稣的短暂显明自己的身份,也加强了他们对复活基督的信心。 在《路加福音》24章36-53节中,复活的耶稣向那些把自己锁起来的门徒显现。这些门徒为耶稣的死而悲痛,害怕被犹太宗教领袖逮捕,并对耶稣空坟墓的传言,以及以马忤斯的门徒见证在几个小时前遇到耶稣,他们都感到困惑。正在那时,主耶稣向这些门徒显现。很明显,当祂显现时,他们不太相信耶稣复活了。为什么呢?当复活的耶稣站在他们中间说:“愿你们平安!”(第 36 节)时,他们看到耶稣肉身的第一反应是害怕、不安和怀疑,以为看到的是鬼魂。他们不但没有因为看到耶稣、再次听到祂的声音而欣喜若狂,反而惊慌害怕。“惊慌”这个词,暗示门徒们措手不及,好像他们从未料到会见到耶稣。如果像他们所认定的耶稣真的活着,为什么祂的出现会如此令他们惊讶呢?如果耶稣用祝愿平安的话,和他们打招呼,为什么门徒们的感受恰与平安相反,竟然如此害怕呢? 门徒们认为耶稣只是一个鬼魂、一个灵,而他们害怕鬼魂。他们确实相信耶稣活在灵里,活在他们的心中,但很难接受祂在身体上从死里复活。因此,当耶稣向他们显现时,他们并不真正相信耶稣与他们同在。门徒们以为他们相信复活,就像他们在34节里说:“主果然复活,已经显现了。”然而,他们并没有完全相信复活。《马可福音》中记载,耶稣后来在十一个门徒吃饭的时候向他们显现,并责备他们缺乏信心、固执地拒绝相信那些见过复活基督的人(可16:24)。信心要付诸实践。如果信心和行为不一致,通常是因为信心不足。尽管门徒们口头说相信耶稣的复活,但他们的行为表现并非如此。 在随后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那些怀疑和不信的门徒们,耶稣恩慈地为祂的复活提供了可见的物证。祂不仅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还鼓励门徒们来摸祂,确定祂有骨有肉。经文40节写到,耶稣又邀请他们来看祂的手和脚。最后,耶稣吃了一些他们正在吃的鱼,证明祂的身体确是真实的。请大家注意之后门徒们的情绪变化。在耶稣给出物证之前,他们惊慌害怕(37节),愁烦和怀疑(38节)。但自从他们明白了祂提供的证据(41节),愁烦就变成了喜乐,怀疑变成了惊奇。 通过耶稣的肉身显现,证明祂不仅活着,而且与门徒们同在,就在他们中间。通过圣灵的内住,耶稣会更多地与门徒们同在,但这是未来的应许。当我们认识到神不仅让耶稣死里复活,而且通过祂的圣灵与我们同在时,基督的复活就更加成为我们活着的动力。如今,愿我们都确信祂住在我们里面。通过感受神的同在,让我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不是充满恐惧、焦虑和压力,而是有深深的安全感、安慰和平安。 经文44 – 49节记载,在为祂的肉身复活提供物证之后,耶稣向门徒提供了圣经证据,指明已经应验的事情和尚未发生的事情。正如几小时前,祂向以马忤斯的那两个门徒解释圣经的真意一样,耶稣光照了这些门徒们的思想,使他们在所有的旧约圣经中都看到了基督。耶稣向他们宣告:弥赛亚必须受苦,在第三天复活,最终目的是要以祂的名宣讲悔改和赦罪的好消息,这是基于祂的救赎计划,并借着神拯救的大能,首先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中传福音,最终一定会让所有国家、所有民族和全世界所有人都听见好消息。 在这里,耶稣没有对祂的门徒说什么新鲜事。祂只是在重申过去记在圣经里的事。祂光照了门徒的心,向他们启示了圣经。就像从耶稣那里得到圣经启示的门徒们一样,让我们​​祈祷上帝会继续赐给我们智慧、启示和悟性,让我们更多认识祂。正如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第 1 章中为信徒们祷告一样,让我们​​彼此代祷,求神将明白圣经的灵赐给我们,使我们更深认识神。 经文48节写到,耶稣解释说,传福音的责任落在那些见证祂受死和复活的人身上。他们和之后的历代信徒,要以上帝使者的身份,向世人传讲他们所见、所闻和所经历的事情。我们也是祂受死和复活的见证人,因为神已经向我们显明了福音的好消息,我们也高兴地接受了它。和使徒们一样,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了耶稣的作为,听到了祂引导我们的话,也从心里明白了福音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也应该为耶稣基督的好消息作见证。不能不做基督的见证人。 因为领受了耶稣应许的圣灵能力,门徒就能去传福音、做见证。在经文49节里,主耶稣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如果我们需要圣灵赐下能力,去完成福音的呼召和使命,那么如何才能领受圣灵的能力呢?让我们来看看使徒保罗,耶稣最有能力的见证人之一,他是如何做的吧! 在《以弗所书》6:19-20 中记载,使徒保罗请以弗所教会为他祷告,使他能放胆传扬福音。我想保罗不会缺乏胆量,但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并请求为此祷告!在《歌罗西书》4:4 中,保罗请求歌罗西人为他能阐明福音祷告。同样,我原以为在所有人中,保罗最能把福音讲清楚。然而,他知道当他传福音时,必须依靠圣灵,并祈求神为他打开传道的门。 如果保罗需要为这些事祷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多地祈求:圣灵赋予我们能力,并提供机会,以便我们可以向失丧的人宣讲福音?耶稣吩咐门徒们作祂的见证人,也吩咐他们只靠祂所赐的能力作见证,因为他赋予使命,也必赐下能力。 在经文50-53节中,我们看到以前因耶稣的死而伤心绝望的门徒们,从此被转变了。请注意路加在这里描述的改变:这些曾经绝望的门徒们竟然开始赞美神。几天前,这些耶稣的追随者们还畏缩在紧锁的门后,躲避那些将主钉在十字架上的犹太宗教领袖,如今,他们却坚持不懈地常在圣殿-犹太教的总部公开赞美神。我祈祷:我们也能同样经历门徒们在那段时期所经历的转变。我也确信:弟兄姐妹们会在这段封城期间经历转变,因为上帝希望我们被改变。 总而言之,我相信我们需要经历《路加福音》 24 章中耶稣的门徒们所经历的心思、意念和行为的改变。尽管我们知道关于耶稣和圣经的事,但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它们。我们说我们所相信的,或者我们的信仰体系(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信条)像在五旬节之后,但我们的实践、行为和日常生活的方式却像五旬节之前。我们的生活更像《路加福音》 24 章开头描述的门徒们,而不是像《使徒行传》 2 章描述的样子。我们真正相信自己已知的事实吗?我们真正实践自己所宣扬的圣灵能力吗?我们真正活出自己所持守的福音吗? 请记住主耶稣基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或人生的目的,是奉基督的名,向万国宣告悔改,罪得赦免。而我们完成这一使命的方式,是通过圣灵的大能。 我相信,当我们被关在家里时,我们的主就是这样为我们做这件事的。就像那些门徒需要与基督相遇,以加强对复活基督的信心,相信主就在他们中间;就像那些门徒需要光照和正确理解圣经,以了解他们的目的、呼召和使命;就像那些门徒需要等候所应许的圣灵,赐下能力,成为有影响力的见证人;就像那些门徒需要神转化他们的生命,将他们心中的怀疑、悲伤、不信和恐惧转变为敬拜和大喜乐。在疫情期间,神也会在我们中间完成这些事情。 因此,请继续阅读、查考和默想圣经。祈求圣灵的光照。让你充满智慧、启示和悟性。继续祈求上帝与你相遇,这是不可否认的相遇,就像门徒与复活的耶稣相遇一样,因此你就能知道祂永远与你同在。渴慕神、祈求神,并等待神借着圣灵,使你有最大的恩赐,充满见证神的能力。当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时,我们就甘心情愿、大有能力、也充分预备好,走出去,见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完成我们的使命和召唤。…

From the Editor

2022年 12月季刊 发表日期: 12/2022 Author: Ling Qiu The theme of our ACCCN in 2022 is “Love God, Love Family, Love Church.” God is love, and there is no fear in His perfect love. While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s changing irregularly,…

编后语

2022年 12月季刊 发表日期: 12/2022 作者:邱玲        北堂2022年的主题是“爱神、爱家、爱教会”,神就是爱,在祂完全的爱里没有惧怕。在疫情反复不定的时候,主日聚会人数日益增多,团契实体聚会也渐渐恢复;不仅老朋友陆续回到教会,让人感恩,而且每周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牧者的话”中,郭冬建传道更新心灵鸡汤,根据圣经告诉我们:《人生可以重来》 ,“因为人可以重生”。“盼望我们基督徒,不要只是说:‘我重生了’,而要活出重生的生命!”        “宣教无国界”里,母堂Cindy姐妹为《亚特兰大家门口跨文化宣教》献上感恩,鼓励弟兄姐妹“把握时机”,关怀难民,忠心祷告,积极参与跨教会的穆斯林宣教。无独有偶,宣教士Roger Lam分享平安的祝福和他亲历穆宣的感悟:《穆斯林如何成为耶稣的跟随者?》因为他们从三方面看见神的爱:在家里读圣经被圣灵感动,在营商宣教中认识基督,但最有影响力、也最困难的是:基督徒活出基督的爱,以生命影响生命。        “主内生活”里,北堂诗班报道《飞舞的旋律、让赞美飞扬》,回顾10月1日联合诗班《重生、得救、盼望》音乐布道会,见证分享因着爱,传道呼召传扬爱,寄语展望包含爱。同时,弟兄姐妹的爱心在认识神的知识和见识上增长,深度思考《耶稣为什么行神迹?》,欢然读圣经和基督生平,热心参加主日学,结伴同行实践真理,《在彼此相处中活出福音生活》,减少冲突,彼此接纳,彼此饶恕。        “感恩见证”里,最近受洗的六位弟兄姐妹,述说不同的恩典故事,感谢赞美同一位主。愿我们因着十架爱,活出重生的生命,在2023年“饥渴慕义,活出基督”! 作者简介:邱玲

信主過程 (王雅芹)(含音频)

2022年 12月季刊 发表日期: 12/2022 作者:王雅芹 大家好,我是王雅芹,來自中國山東。我於2018年初來到美國加州,十月份來到亞特蘭大。這裏給我的感覺很舒適,氣候和我的家鄉很相似;但是仔細觀察又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裏的教堂很多,只要是有住家的地方,幾英裏就有一座教堂,這讓我覺得當地的宗教氣氛很濃厚。 慢慢地安頓下來,我發現一個問題,關於人與人之間信任和友善的問題。走在小區或者公園的路上,遇到陌生人,對方都會微笑地和您打招呼; 去超市買水果,您告诉收銀員說幾個水果對方就按照幾個收費,毫不懷疑。其實當時也不是太在意的事情,就突然有一天想到這要在大陸是幾乎不太可能的事情,而在這裏大家卻習以為常。由此,和我先生談及对此事的感受,他和我說了很多,最關鍵的就是這裏的人有信仰,有約束,有信任,有責任,有愛心,而我們缺失的太多。當時我們提及以後等一切步入正軌后, 我們也去教會。 接下來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房產經紀人Gina姐,她是位很虔誠的基督徒,每次在看房的路上我們聊很多話題,我發現她看問題的角度和我在大陸的朋友不一樣,總是能從愛,體貼,關心,站在另外的角度看問題,併且深入人心。偶爾引用聖經上的話語,有理有據,使人舒服,這也增加了我對教會的好感。                                        2020年春疫情在大陸爆發,我們不知所措,在二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我先生提議去教會(原來計劃是等我們買好了房子,穩定下來了再說)。但他說,有些事情我們不知道如何進行時,到了教會裏可能就會有答案。而且他說我們周遭的一切無不來自上帝,上帝有一雙奇妙的手——不但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一切美好的自然景象,最神奇之處在於上帝按照祂的樣子造了我們。我們的身體是多麽奇妙的構造,這絕不是憑著我們人所能做到的!世間很多美好的音樂,起初都是為了贊美神而創作的,沒有神的恩典,神的啟發怎麽可能呢? 在這裏非常感謝沈立弟兄,他在微信裏轉發的關於基督教的一些文章,我先生看了很受啟發。就這樣,經沈先生介紹,我們一家三口來到咱們北堂。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進教會,第一次參加敬拜,聽了齊牧師的佈道,很舒服,我覺得可以接受。會後的新人接待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教會的每個人都很友善,問我們有沒有困難他們可以幫忙,這和我在大陸第一次接觸的朋友是不一樣的,教會的弟兄是發自內心的關心,特別是齊牧師最後為我們的健康,為我先生在路上的出入平安,為我們大陸的親人禱告,我內心觸動很大。我們之前的祈求都是為了自己,這也是和我之前接觸到的是不一樣的,我想這就是主耶穌的愛吧! 就這樣,我們繼續周日來教會參加敬拜。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情。在3月份的第一個敬拜日,是領受主身體和寶血的日子,我們也知道我們還沒有受洗是不配領受的,我們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到了當天做晚飯時,我就想著用酵母發一點面做餅作為晚餐(我的酵母是在Costco買的2磅重的,我把它裝進一個玻璃瓶放在冰箱裏保鮮)。但就在我拿出酵母的一瞬間,不知道什麽原因瓶子掉在地上粉碎,酵母也不能用了。之前從沒有過的情形,當時也沒有多想,但是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福音班和受洗班的學習,我突然明白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從我踏進教會的第一天起,神——已經把我當作祂的孩子,既然有規定當日不能吃發酵的食物,即便是我沒有受洗成為真正的基督徒,那規矩也應該遵守,就像10/23日梁長老證道裏所講的神家尊家主,重家教,規矩不能破!神用這種方式警醒我不能不尊重祂,做祂不喜悅的事。以後,我再也沒在月初敬拜日吃發酵的食物。 三月中旬美國的疫情嚴重,教會也遵守政府的建議停止了實體敬拜改為線上敬拜。說實話,我不是很虔誠,剛開始我還每周參加線上敬拜,後來呢有時候半途離開,有時候幹脆就有事不上線,或者上線了也沒認真聽。心裏還想著主能理解我,我確實要去買菜購物。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也確實是這麽行的,看顧我保守我,讓我的心充滿平安和喜樂。我們每天餐前都有禱告,背《主禱文》。同在疫情期間,我的內心不會焦慮,緊張,我知道一切都在父神的掌控之中,早有安排。 直到今年6月份,沈弟兄和我們說教會實體開放,邀請我們參加實體敬拜。這次回來感覺明顯和之前不同,之前有可能覺得自己是一個過客,現在更多的想去了解,參與。之前我雖然在團契微信群裏,卻一次都沒有參加過團契活動。這裏要感謝大慶弟兄和戴潔姐妹在疫情期間的關心和問候,這是除了我的家人和朋友之外最貼心的問候。同時也要和大慶弟兄,戴潔姐妹說聲對不起,他們有邀請過我參加團契活動,我都找借口拒絕了。當時就覺得我誰都不認識,聖經讀的也不夠多,理解就更談不上,去了會很尷尬……直到10月2日聽到偉康長老的證道《順服與我何幹》,聽到先知約拿背離神的旨意的真正原因是出於內心的懦弱,膽怯,懼怕。神教導我們要做一個奉獻的基督徒,我們就要順服祂的話語。《希伯來书》10:24 “又要彼此相顧,激勵愛心,勉勵行善。25 妳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勉勵,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我們要彼此順服,謙卑服侍。我們也知道神的第一誡命是“妳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妳的神”。神愛我們世人,我們也要愛祂的家—教會;愛祂的肢體—團契。《雅各書》2:17“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有了這些感動,我立馬主動和我的團契主席曉玲姐聯絡,帶著兒子一起於10月8日第一次參加了我們的團契活動,姐妹們的熱情問候,完全打消了我之前的顧慮。當天還要感恩的是齊牧師和師母也來到我們團契,這是來自主的眷顧,給我支持和鼓勵。齊牧師和我兒子的談心鼓勵,姐妹們的誇獎,都讓孩子感受到除了父母之外的愛,回來的路上很是開心。感謝神!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的服侍會更加通暢順利。 現在回想起來,神的大愛無處不在,從我們順利的來到美國,來到這個以基督教為立國之本的國家,神又帶領我們從加州來到亞特蘭大這個教會眾多的城市,接著又帶領我們來到北堂,認識眾多的弟兄姐妹,感受到和睦友愛溫馨快樂的氛圍,就像我們在北堂唱的詩歌《祂能改變》裏所寫的 “當我們心未感覺,眼未看見之前,祂已經開始,祂已經運行,祂正在成全……” 感謝神的恩典眷顧我!餵養我!一切榮耀歸於神!阿们!  作者简介:王雅芹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Skip to content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