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战火中的平安(含音频)

時光匆匆!2024年已經快要到半途中了。我們似乎已經可以總結,這一年不會是安穩的一年。世界各地衝突不斷,似乎有人惟恐天下不亂,還想趁此製造更多的衝突。

時光匆匆!2024年已經快要到半途中了。我們似乎已經可以總結,這一年不會是安穩的一年。世界各地衝突不斷,似乎有人惟恐天下不亂,還想趁此製造更多的衝突。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都是被人類遠古的一個錯誤選擇所拖累,暫時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於是嘆息着等待被救贖的那一天。而基督徒們已經被救贖了,為什麼還要嘆息等待呢?

6月30日主日,我们全家参加了团契献诗,虽然过去了很久,我的心仿佛仍旧沉浸在那振奋人心的歌声里。开始时轻快的旋律,给深刻而且似乎有些沉重的生命历程注入了几分喜乐的气息,而结尾时强劲的副歌,把一切的赞美都归给那一位在每一个生命中成就大事的神。

As a child, I grew up attending church and fellowship. I became familiar with biblical principles and ideas, so much so that the concept of Jesus dying on the cross became a normalized idea for me, as I didn’t realize the magnitude of this sacrifice and precious gift.

I grew up in a Christian household. For most of my childhood, I blindly followed my parents’ faith, not truly connecting to what I learned in church, but just parroting what I'd been told to believe.

《羅馬書》第八章是大部分基督徒都非常喜愛的聖經章節,不但有“阿爸, 父”的應許;還有“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的宣告;還有“聖靈親自替我們禱告” 的安慰和鼓舞;至於8:28節提到的 “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更是被現代華人基督徒廣泛引用的經文之一。

聖餐和洗禮是主耶穌親自設立的教會兩大聖禮。但是我們往往對聖餐的認識有很多誤區:有人認爲,聖餐可以治病,領受了就百病痊癒;有人認爲,只需領受聖餐,不需要其他的途徑,靈命就可以突飛猛進地增長;有人認爲,只要領受了聖餐,他就可以有份於天國了。

我叫阿放,我的BSF组长是李晓兰。我怀着感恩的心写下这篇见证,我要归荣耀给神!
首先,感谢神拣选了我和我的先生,带领我们于去年的今天,5月7日,来到美丽、充满爱的北堂。

大家好,我叫郭瑞芬,我 BSF 的組长是李晓兰姐妹。我要归荣耀给神! 今天我见证的题目是《我虽失信,祂却信实》! 使徒彼得在主被卖前,曾信誓旦旦说,就算众人不认主,他总不会不认主。

我的名字叫俞洋,我给我自己起的英文名字叫Aaron,亚伦。这是按《圣经》里带领以色列人去到应许之地的摩西的哥哥名字而取的,为什么我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呢?因为我同亚伦的性格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