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21.cc kra23.at kra36.cc

《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我的受洗見證 (曾放珍)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曾放珍   弟兄姐妹們,主內平安!         我來自大陸。今天懷著無比感恩的心與大家分享我信主的經歷,感謝耶穌基督對我和我先生的救贖。       退休前我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先生在同一所學校教美術。當時在我看來,靠著我們自身的努力,把事業做好,把孩子培養好,夫妻互敬互愛,家庭和睦,將來退休時就可過上舒適,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職35年,我把主要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幾乎沒有參加與教學無關的任何校外活動,對基督教會更無涉足。我的敬業愛崗和教學上取得的突出成績得到師生的好評,領導的認可,先後獲得諸多表彰和獎勵。我先生在繪畫專業上也筆耕不輟,作品在各級畫展中屢屢獲獎,2018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我女兒也很上進,大學畢業後繼續赴美深造,畢業後找到心儀的工作,與一名陽光帥氣的美國青年結了婚,買了房。在許多人眼裡,我們家是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典範。         2020年7月,當國內疫情比較平穩,我先生準備辦理退休,我們準備來美與女兒女婿團聚時,我先生的身體卻亮起了紅燈,到市級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鼻咽癌局部晚期。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我們驚恐萬分,不知所措。後來在我一個學生的建議下,我先生入院接受治療。化療過程艱辛而又漫長,他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在市級醫院經過一個多月兩個療程的化療後,又轉到省腫瘤醫院醫治之初,他的心情變得非常糟糕,脾氣也大變樣,有時還莫名發火,抗拒治療。作為當時唯一陪伴在他身邊的親人,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又無能為力,只能偷偷地嘆息、流淚。考慮到女兒遠在美國,我父母年歲高,我先生的哥哥、姐姐也在國外或外省等原因,我們對所有親朋好友及同事隱瞞了我先生患惡疾這事。治療過程中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悄悄地做、去承受。就在我夫妻倆跌入人生最低谷,感到無比絕望和無助之時,我們的一位老同事和一位老鄉(他們都是基督徒)領一位牧師前來看望我們,給我們傳福音。他們為我先生禱告並教我們如何同心禱告。我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動,感到黑暗中又見到了光明和希望。從此,我每天拉著我先生一起向神禱告,就像兒女對父親的訴說,把心中的憂愁、痛苦和期盼告訴主,求祂賜給我們信心和力量,使我們剛強。非常奇妙的是,我先生的心情平和了許多,心態變得積極、樂觀,胃口也越來越好。看到他的變化,我感到十分寬慰,壓在心頭的重擔也卸下來了。在神的眷顧之下,我先生還遇到了醫朮精湛、醫德高尚的主治醫師和優秀團隊。在該醫院住院期間,我先生又接受了兩個療程的化療和35次的放療。他一直保持堅強,樂觀的態度,與醫生密切配合,治療取得明顯的效果,副作用比同類患者少很多。三個月後,他迎來了新生,平安出院。        感謝神的不離不棄,以祂豐盛的慈愛把我和我先生帶回神的國度,讓我先生在絕境中蒙恩蒙福,使我也感受到了神的大能和大愛。通過神對我先生的救贖這一奇妙之事,我認識到人真的很渺小,當我們想靠著自己的努力來獲得一切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經歷到上帝恩典的大能的。所以,我們回到家鄉後,欣然接受當地基督教會牧師和傳道的邀請,走進了教堂,參加了教會的各項活動。在兩年多裡,每逢聖誕節、感恩節、復活節等重大節日,我們都會與教會的弟兄姐妹一起同台演出,歌頌讚美主,在主裡與大家同長進、同歡樂。        今年五月三日,經過近三年的等待,我們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亞特蘭大與女兒女婿團聚了。女兒告訴我們家附近有個走路可去的教堂,我們非常高興。五月六日,我們決定來教堂先探個究竟。當我們看到靜謐、別致、優雅的北堂時,立馬決定這就是我們心中期盼來亞特蘭大之後要參加的教會了。五月七日我們邁進神聖的北堂,參加了主日敬拜活動,然後在蒙恩屋參加了福音茶話會,後來加入了“使徒”團契和洗禮班的課程學習,還參加了“提前”團契和 “使徒”團契在主日敬拜的獻唱。        感謝神揀選我們,帶領我們來到美麗的北堂,讓我們成為北堂大家庭的成員,在異國他鄉感受到滿滿的關愛和喜樂!我們也感謝關心,幫助我們的每一位弟兄姐妹,特別感謝齊一仁牧師,陳濟祥長老,淑雯師母,劉雪芳主席,沈立弟兄,董干弟兄,周丹姐妹和姜丹姐妹等,他們對我們夫妻倆像親人一樣的支持和關照,使我們倍感溫暖。我們喜歡北堂牧師和長老們高水平的講道,喜歡陳濟祥老師循循善誘,深入簡出的教學模式,喜歡“使徒”團契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充滿愛心的聚會,也喜歡聽詩班弟兄姐妹的優美歌聲。        在北堂數月的學習和靈修,我更加明白了世人都是罪人,都會犯罪,只有相信主耶穌,依靠主耶穌並願意悔改才能被赦免並得永生。我知道我身上還有很多問題,就像安平牧師說的“under construction” (在施工中),但我願意把自己完全交托到主的手中,跟隨主,作主真正的兒女,與主親近,做主喜悅的事情,飢渴慕義,活出基督,榮耀主名。我願意接受洗禮,見證主的恩典! 作者简介:曾放珍

我的见证 (郑思京)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郑思京 弟兄姐妹们,主内平安!                  我来自福建,是地道的客家人。我出生在大饥荒时代,成长于动乱的文革时期。我最早走进教堂是在大学时就读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福州仓山区长安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榕树林里有一组陈旧但别致的西式洋楼,那就是我们的校舍。后来同学告诉我,我们上课的地方原来是教堂,我们经常开会的地方叫做“礼拜堂”。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原来工作过的单位,在一所重点中学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也就在这个时候,学校调入一名女图书馆管理员,她姓范,出于礼貌,我叫她范老师,后来才知道她是一名基督徒。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前夕,范老师邀请我去教堂唱歌。我以前就知道我们小县城有一座教堂,但从没有进去过,出于好奇我走进了小巷深处,有几分神秘的教堂。此后的五年里,每逢圣诞节我都会被邀请去教堂演唱赞美神的歌,期间也会跟教会的弟兄姐妹去乡下教堂参加活动。五年里,我先后演唱过《平安夜》、《主若是》、《感谢神》、《马槽歌》等经典赞美诗。正当我打算继续参加教会的活动时,有人提醒我,“你是教师,不适合参加宗教活动。”由于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所以我动摇了。我把情况跟带领我走进教堂的范老师说明,她表示理解。临别时她送给我《圣经》、《荒漠甘泉》两本书作为纪念。我虽离开了教会,但神播下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我心里。我在家里经常唱赞美神、歌颂基督的歌曲,也常怀念在教堂里和弟兄姐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我可能就会与神擦肩而过,渐行渐远……           2020年春节刚过,我先后出现咽喉不适,耳鸣头痛等症状。由于疫情期间管控很严,直到七月才能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鼻咽癌局部晚期。接下来,我先在市级医院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后来医生建议我转院。我跟太太商量后决定转至福建省肿瘤医院继续治疗。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我们心情非常沉重,在心里呼救:“谁能帮我?”          按中国人的习惯,办事必定先找熟人,于是我们便到处打听该医院有没有熟悉的医生,这一打听使我们的心情立即转忧为喜!原来,当年领我去教堂献唱的范老师的儿媳妇就在这家医院工作,而且还是给我治病的医疗团队的成员,她高中时居然还是我太太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上帝始终没有把我这个罪人忘记,以这种方式把我带回家!          在医院治疗的三个多月里,范老师正好也在福州带孙子,她多次来医院看望我们,给我们关心鼓励,还请当地的牧师给我们传福音,教我们祷告。感动感恩之余,我们学会了祷告,并开始阅读《圣经》。就这样在主耶稣的护佑及弟兄姐妹们的鼓励下,我战胜了病魔,三个多月后平安出院。我们回到小县城后,教会的郑牧师与部分弟兄姐妹又第一时间来我家探望。我出院的时候恰逢圣诞前夕,我不顾身体还在恢复期,便和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投入圣诞节节目的排练和演出。从此,我和我太太便经常参加教会的活动,教会也成了我们第二个家。          到今年四月,我出院已经三年多了,三年的疫情也结束了,在美国定居的女儿邀请我们来美国团聚。她原来住在Suwanee,去年搬到现在的住所。当我们在国内发愁到美国如何找教堂崇拜神时,女儿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小区旁边就有一座华人教堂,走路便可到达。我们高兴极了!到达亚特兰大的那个星期天,我们便早早的前来参加主日崇拜,然后参加了福音茶话会。接下来又参加使徒团契的学习,提前和使徒团契的献诗,并参加了受洗班的系统学习。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所蒙恩典无数,当我在幽暗汹涌的浪潮中挣扎沉浮之际,主耶稣就是一艘航行在黑暗海面的信仰之舟,载我进入那稳妥永恒的港湾。人生有此恩典,心当感恩,当归荣耀于神!所以,我愿意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做神真正的儿子! 作者简介:郑思京

A Summer of Transformation

2023年 8月 发表日期: 8/2023 Author: Jocelyn Zeng I am excited to share an incredible experience I had for my spiritual self this past summer. Just before VBS, I took a 3-week vacation to China, far away from my church family…

生命的河水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爱平 作者:爱平 小时候生命的河水是老屋后的小河我在清澈的水里欢闹不问 它来自何方 长大后生命的河水是未名的海洋我在平静的湖水挣扎哪里 是我的方向 后来啊生命的河水是蔚蓝的太平洋我在自由的国度奋斗何处 是我的故乡 而现在我来到加略山旁生命的血与水流啊淹没我身,无处躲藏 饱尝这流自伊甸的水我怦然心动这才是我生命河的水啊在我腹中涌流,直到宇宙洪荒 作者简介:爱平

Batteries

2023年 8月 发表日期: 8/2023 Author: Paul Hilgendorf According to your faith be it unto you. — Matthew 9:29 In New Orleans, we had to teach a couple dozen people, and feeding them was quite a challenge. A lot of them were young people living…

吃得苦中苦

2023年 7月 发表日期: 7/2023 作者:冯欣 1. 刻入骨中的旧观念: 最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让人跌破眼镜的帖子: 一位在新西兰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以中国谚语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题,写了一篇论文,被教授判了“零”分。论文说:“吃得苦中苦”就是自己 “当牛做马”,而“人上人”,就是让别人“当牛做马”。教授质疑,为什么要做“人上人”?为什么要将你的同胞划为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难道不应该平等吗?难道应该遵循动物界的丛林法则来建立丛林社会吗?” 教授这一连串的问题仿佛灵魂的拷问。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不是从小就被灌输要成为“人上人”吗?这个谚语已经深深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是我们人生励志的口号,成了大多数人潜在默认的价值观和奋斗观。 笔者在此并不是要讨论这个谚语的对与错,只想通过这个例证,谈谈基督的信仰和价值观。 2. 新旧三观起冲突 信主前,我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套得牢牢的,一心想着个人奋斗,出人头地,做“人上人”。信主后,心灵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认罪悔改,重生得救。心灵得到了真理的光照,我学会了祷告,读经,敬拜,学会了彼此相爱。神的话语好比涓涓细流,一点一滴地灌进我被罪污秽的心里,让我开始“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然而,生命的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旧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成长。沟沟坎坎,风风雨雨,最难的恐怕就是深嵌在心灵当中的旧价值观。 最近在教会主日学讲授《路加福音》第6章时,我和同学们一起热烈地讨论了这个主题。耶稣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路加福音6:27-30)” 耶稣在其它福音书中也多次讲到这些道理。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中,就记载了有名的“打左脸,给右脸”的教导。这些经文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仔细推敲却不禁感慨。耶稣的教导太严厉了吧?我们能做到吗?在世俗的世界中行得通吗?若做不到,那学习耶稣的话有什么用呢? 3.“两套外衣”式的生活方式 虽然信了主,我们仍然不可避免地,无时不刻地在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中生存,好像“披着两套外衣”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原来的旧外衣,待人处事和信主前无异,经常做一些不合宜,甚至不光彩的事。更有甚者,不愿别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恐怕做错事脸面无光,给教会丢人现眼。到了团契和主日聚会的时候,则披上基督徒的新衣,换一副面孔前去参加,处处显出基督徒的样式。回到家中往往精疲力尽。随即周而复始,又开启了旧式的生活。明明做不到,却要装着做出来;明明心里不喜欢某个人,表面上还要笑脸相逢,笑脸相送。这样“披着两套外衣”活着,真的很累! 4. 细读圣经得盼望 其实,只要反复阅读并深入思考《路加福音》的经文,就会明白耶稣的教导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教导,而是一种抄底牌式的教导,一种颠覆性的教导;口气坚定,没有丝毫妥协。 耶稣所要推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我们从出生,从懂事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便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我们习惯于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小到个人的小圈子,小团体;大到民族、国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用不同的半径来画出一个个的同心圆,把一切人或物,按照和自己的远近、利益的大小,放在这些圆圈中的不同位置,予以不同的对待。不论怎样,都是以自我的标准来衡量利害关系。耶稣的教导推翻了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心圆体系,代之以神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而这新的价值体系,和我们的旧体系格格不入,天壤之别。若不把旧的价值体系彻底打破,新的价值体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这就是耶稣教导的高明之处,不是小打小闹,修缮改良,而是大破大立,颠覆旧的,建造新的。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我们的指望在于神的话语,那么具体该怎么去做呢? 1)认清罪的辖制 圣经告诉我们,一个人之所以逃脱不开罪的辖制,是因为他只为自己而活。以赛亚书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走迷”就是失去方向;“偏行己路”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去行事。这就是罪的本质了。 2)邀请圣灵内住 最近听到一个词,叫“立体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通常所谓“平面正常思维”的模式中,寻找新的启发,新的路径,新的方向,从而得到新的力量。我们通常的思维方式是一切靠自己。靠自己的思路和认知方式去理解圣经;靠自己所谓的毅力去坚持每日的灵修、祷告;靠自己的能力参与事奉;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牧师和弟兄姊妹的赞许……目的是换取内心的平安。殊不知这一切都反映了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正如保罗所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啊!”但圣经告诉我们除此以外还有第三维度。这就是圣灵的力量,圣灵的内住。圣灵住在心里,我们就和神直接连结上了。换句话说,不要以平面二维的角度去思考,而要以三维的方式去思考。我们要问自己:我是否与神连结了呢? 上个主日,我们团契的弟兄姊妹和诗班一起在教会献诗。我是个不懂五线谱,没有唱诗恩赐的人。当唱到“耶穌奇妙的救恩,超过我众过犯”的时候,心中突然涌现了感动,情绪得到了释放,紧张的嗓音也随着指挥放松了下来。结束后很久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看看左右的弟兄姊妹,不少人眼泛泪光。我知道这是圣灵的感动。 圣灵的内住是我们改变生命最大的盼望,靠自己是做不到的。“奇妙的救恩”就是圣灵带领我们更多地认识这位造物主。圣灵一步步地带领着我们,与主不断地亲近。我们的价值观也因此而发生改变。这绝不再是单单靠自己的努力。 3)仰慕神的 “性情” 和 “美德” 当圣灵带领我们追求生命的改变时,要切切注意,我们不能使用“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行方式,那是走不通的。我们所要的,是仰慕神的“性情”和“美德”(彼后1:3-4)。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追求个人品格的提升,做个更好的人,而是要彻底脱胎换骨,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 4)以基督为中心的生命成长观 内住的圣灵会带领我们通过祷告和读经与神亲近,在灵里与神交通。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和神越走越近。就像使徒在《彼得后书》1:4-8节告诉我们的:“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风暴之后有晴天(含音频)

2023年 8月 发表日期: 8/2023 作者:黄耘 第一场风暴:母亲患新冠 2023年初,国内在一夜之间解封的时候,老人院是重灾区。我和远在国内老人院独自生活的93岁老母亲视频。我期待看到她的笑容,却只见她目光呆滞,间或游移不定,含着焦虑和不安,而且好像很空洞。 作为女儿,我敏感地觉察到她状况的突变,匆忙挂下微信,给老人院的医生留了个言。他回答:“你母亲不幸测试冠状病毒阳性……” 我哇地一声哭了。当时回国的签证尚未恢复,即使我赶得回去,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去解救她? 我在微信群里给教会朋友们发了紧急代祷事项。我很清楚,在这个时候,必须紧紧抓住神的应许,祈求祂在患难之中的保护和医治。我不停地祷告:“求主怜悯我的母亲,她独自一人在国内生活,身边没有子女和亲人。她已经受洗归入主名,是你的女儿,你眼中的瞳仁,你的宝贝。” 次日,医生回话:“老人低烧,目前没有其他症状。” 我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半。我接着找到国内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朋友开中药方,发给老人院医生,请他替母亲抓药。 第三天,母亲退烧了,身体恢复正常。 直到四月初我回国,才了解到当时疫情席卷老人院的情形:两百多老人,有三十多人因疫情过世,当时医护人员都不堪重负。是我母亲的基因好吗? 是偶然的机遇吗?我相信基督徒的生命历程中没有偶然。神的恩手一直在她身上,没有离开过。 我以为这场风暴过后,即是晴天;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我期待着和母亲团聚。谁知有更大的人生风暴等待着她。 第二场风暴:母亲骨折 三月的一天,回国探亲的姐姐半夜发现母亲端坐在地—- 她不慎跌倒,疼痛难忍。MRI显示她右大腿胫骨骨折。 消息传来之后,全家都非常担心。传说老人们通常会经历“最后一跤”,即在他们摔倒后常常导致卧床不起,插管,肺炎,然后器官衰竭。几经周折,母亲动了股骨颈置换术。由于她在疫情三年期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心脏房颤,而且谵妄幻觉频频,非常难以康复,护工们照顾起来也很辛苦。 每天,我都多次为她祷告,而回国之前我自己也不巧因腰痛而推迟行程,期间的心理压力和挣扎使我天天失眠,也促使我时时刻刻向主耶稣倾诉,求主刚强我的心。 及至四月初回国之后,母亲经中西医调养,慢慢有所起色。但是医生几次试图拔掉她的尿管都不成功,连续几周都有尿路感染,需要清洗膀胱和点滴抗生素。医生甚至直言,她从此必须带着尿管生活,而且尿路会反复感染。 一天,我为母亲祷告之后感觉特别喜乐。我觉得神在这事上必要让我们看见祂的大能和恩典,尿管迟早可以拔掉;然而当天的尝试依然以失败告终。我默然不语。我明白神有祂动工的时间,于是心里默默地持续为她祷告。 一个月之后,奇迹出现。那天我祷告之后,为她肚子热敷后护士拔除尿管,没过一会儿她就可以自主排尿了。 第三场风暴:母亲老年失智 母亲同时被诊断为早期老年失智。她每天都生活在极度焦虑之中,重复地叮嘱,每一分钟不停地询问生活琐事,只要不在她视线范围内她就开始找我,我和护工常常不胜其扰。 她脾气也变得偏执。她会拒绝做复健,不愿意参加手工或是集体活动,终日昏睡。由于我暂时居住在老人院里陪伴她,周围进出的都是瘫痪、失智的老人,情绪压力很大。 由于我的软弱和身体的疼痛,面对她的固执,我忍不住发脾气,过后又非常自责。这种矛盾的心情折磨得我快崩溃了,经常独自掉泪。为此,我再三回到主前,流泪祷告。我想到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辱骂和鞭打,以无罪代替有罪的世人而受死,我的委屈算得了什么呢?况且这还是自己的母亲呢! 我在众人面前实在没有做好的见证,亏欠了神的荣耀。为此,我多次求主宽恕我对母亲的不耐烦,赐我耐心与和颜悦色来对待母亲。我每天跟着圣乐默想神的话语,渐渐地,我感到自己可以平静下来。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把外出时间缩短,在天黑之前就赶回老人院。 很快,经过医生及时诊断,西药的控制,以及几周的治疗和纾解情绪,母亲不但可以每晚安眠,而且日间也平静了很多。 我提醒她已经受洗归主,是神亲自医治她,要纪念神的恩典。有一次我指着十字架问她是否还记得这是什么。她虽然一时回答不上来,但是,她肯定地回答:“这是最好的!”此时我心里非常地温暖,我知道她确定神的救恩。 在寻找看护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神奇妙的恩典。吴阿姨,曾经受过护士训练,朴实而有爱心。她所护理的老人不幸过世,恰巧可以开始照顾我母亲。我们曾听说国内寻找护工和与护工交涉的各种故事,这是一个缺乏管制的工作人群,经常需要频繁更换护工。神怜悯我们能力和精力有限,祂已经预备那上好的人选,并且不费吹灰之力。 风暴之后 现在,我母亲在93岁高龄之时,不但恢复到可以自己推着轮椅走路,而且通话对答如流。她的体重也增加了十来斤,脸色红润,神态安详。 在母亲晚年的时候,我们再次经历神的奇迹般的保守和治疗。正如以往所经历的一般,祂的预备超乎我们所想所求,祂的恩典配得称颂。在通往永恒的人生之舟上,主耶稣与我们同在,祂平静我们人生的风暴,是我们随时的帮助。我们仰望祂,必迎接晴天! 作者简介:黄耘

耶和華的膀臂

2023年 7月 发表日期: 7/2023 作者:陈济祥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耶利米書》17章的一段經文,從第5節到10節。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先知耶利米當年的時代背景。當時北國以色列已經亡國,耶利米是南國猶大的先知,大約從約西亞王即位後不久,一直到西底家做王,南國被巴比倫完全消滅為止。前後大約四五十年的時間。     除了約西亞之外,其中經歷了四個王全是昏庸、拜偶像的傀儡。那個時候,耶利米看見猶大的精英第一次被擄,其中包括但以理。他也看見百姓第二次被擄,其中包括先知以西結。 耶和華神在這時刻呼召耶利米出來做先知,對猶大王和臣僕百姓提出最後的警告。但是這些以色列民從上到下,沒有人聽得進去,依然拜偶像,吃吃喝喝過日子。那情況有點像唐朝詩人杜牧的詩-《泊秦淮》描述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完全沒有警覺性,更不用說悔改了。 在17章的1 到4節,先知已經提出耶和華的最後通牒,明明白白地告訴猶大全國,你們的罪惡深重,像是用鐵筆和金剛鑽刻印下來的,並且神也預告了猶大必定會亡國的懲罰。 接下來這六節,有一點像箴言或詩篇裡頭的訓誨詩,是耶和華感動耶利米,用一種平靜的語氣,透過耶利米多愁善感的個性説的話。當我們讀這幾節經文的時候,會感覺它柔中帶剛,沒有太嚴厲的指責,但是每一句都說到點上,會讓我們思考和反省。 首先,讓我們看第5和6節。我給的標題是“倚靠人的膀臂無盼望”。 5 耶和華如此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的,那人有禍了! 6 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見福樂來到,卻要住曠野乾旱之處,無人居住的鹼地。 在中文裡,膀臂是個比較文雅的用法,人的膀臂我們通常說“人的胳膊”。我有時想到那些職業籃球和美式足球的選手,個個孔武有力,有些人的胳膊比我的大腿還粗。 膀臂這個詞在舊約裡經常出現,它代表著力量,當我們讀到“耶和華的膀臂”時,我們可以理解,聖經是在描述我們耶和華神,祂有無窮的力量。這裡說倚靠人血肉的膀臂,意思是和神相比,即使是那些運動選手,人的膀臂是非常微弱而且有限的。 這裡的重點是,當人倚靠人的膀臂、人的力量時,他的心裡是離棄耶和華的,不管他這離棄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他的處境,就像沙漠裡的杜松一般,是相當孤獨和淒涼的。 先知耶利米轉述耶和華的話,從當時的時代背景看,他是在警告猶大的君王和臣僕,不要倚靠埃及去抵擋亞述,也不要想靠著巴比倫來制衡埃及。不要靠著自己的小聰明和政治手腕在列強的夾縫中求生存。因為這些外邦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都不是可靠的,他們只不過是神的工具而已,是用來管教你們這些不聽話的選民的。你們這些拜偶像的人,心裡根本沒有神,執迷不悟的結果,就是得不到神的任何祝福,就像那些杜松,只能在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艱苦求生存。 雖然當時的約西亞王是南國猶大少數的好王之一,當他就位的時候也曾經力圖振作。在《列王紀下》22章記載,他讓手下書記沙番去修聖殿,當時的大祭司希勒家,趁機將他保存的律法書讀給約西亞王聽,並且指出猶大人拜偶像的罪行。 約西亞聽了之後撕裂衣裳,表示要向神認罪悔改。他下令要舉國上下要打碎那些偶像,那些拜巴力,雅舍拉和其它假神的器皿,都從聖殿裡搬出來燒了。甚至把一些假先知的骸骨都從墳墓裡挖出來燒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大部分百姓都把這些命令當做一個社會運動來執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轟轟烈烈地搞了一陣子,只是表面功夫,內心並沒有真正悔改。不久約西亞王戰死在埃及人手下,他的兒子約哈斯上來做王,一切又回到拜偶像的老樣子。 我們也可以說,耶利米傳達的這段話,同時也是對當時全國上下的老百姓說的。如果你們心中離棄耶和華,那麼你們的景況就像那些沙漠裡的杜松一般,自求多福吧!先前提到的約書亞樹,雖然環境惡劣,好歹也稱得上一棵樹。這裡可憐的杜松,只能趴在地面上苟延殘喘。 讓我們接著看下面一段經文,在17章的第七和第八節,標題是“倚靠神的膀臂得祝福”。 7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8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紮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 與前面第5和第6節相對的景況,當一個國家從上到下,人人都倚靠神,而不倚靠外部勢力,或是自己的小聰明,就會受到耶和華神的祝福。就好比一棵溪邊的樹,雖然天氣乾旱炎熱,這樹依然有青翠的葉子,而且還能不斷地結果子。 請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兩幅畫面,沙漠裏的杜松與溪邊的樹,兩者生活條件如此大的差異,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麽?(水) 沒錯,長在溪邊的樹,不斷地有水源供應;而長在沙漠裏的杜松,幾乎沒有水源。整本聖經裏頭,曾經多次提到水源,而且不是任何水源都管用,必須是活水。而且聖經提到的 “活水”大部分都在舊約裏,新約只有一個地方用到,就是約翰福音第4章,記載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的時候。 爲什麽這裏要強調“活水”?請問與活水相對的是什麽水?死水。 請問哪裏看得見死水?其實不必走遠,在我們住家所在的每一個小區,幾乎都有一個滯洪池(retention pond)。當天下大雨的時候,所有小區裏頭街上的污泥和垃圾,最後統統流進滯洪池。一般情況下,滯洪池的水只進不出,讓它自然蒸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咱們教會也有一個滯洪池。如果您早上開車從側門進來,那滯洪池就在右手邊的圍籬中間。等下散會之後,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們停車場那滯洪池四周,有沒有長得像樣子的樹。 就在《耶利米書》的第2章13節,耶和華神告訴耶利米說:“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神已經很明確地說祂自己就是活水泉源。但是當時的猶大百姓卻捨棄活水泉源,自己去挖了一個滯洪池。 耶穌說他所賜的水是活水,因為活水才能讓生命生長,植物才能長得好,才能開花結果。一灘死水只能培養細菌,滋生蚊蟲。我們希望得到神的祝福、得到神的活水泉源,我們的靈命才能成長,結出屬靈的果子。…

教會領袖需要學習神學嗎?

2023年 7月 发表日期: 5/2023 作者:鄒晶        在華⼈教會,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學習神學沒有什麼⽤處。最重要的是跟神有好的關係”。這種看法,針對的不僅僅是教會會眾,⽽且常常也針對教會的領袖。關於學習神學對基督徒靈命成⻑的重要性,有許多神學家寫了傑出的⽂章,我們可以學習參考。這篇短⽂只是針對教會治理的實踐,談⼀些簡略的看法。教會領袖,尤其是⻑⽼,是否需要有堅實的神學根基?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如下:        (⼀)教會領袖任職資格要求長老有堅實的神學根基        聖經對擔任⻑⽼和執事的資格要求,有很多相似之處(提前 3:1 – 13 ;提多 1:5 –9 )。對⻑⽼和執事的資格要求最為顯著不同的,就是提多⼀章九節:“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能把爭辯的⼈駁倒了。”在《按照聖經做⻑⽼》(Alexander Strauch)⼀書中,作者評述這⼀個資格要求是“保羅所列出⻑⽼資格中最重要的⼀項;這是保羅(對⻑⽼資格)關注的中⼼”。保羅在這裡所指的“純正的教訓(sound doctrine)”就是指純正的教義,正確的神學”。教會領袖如果不明⽩什麼是“真實的道理”,什麼是“純正的教訓”,怎麼能按聖經的要求去堅守真理並且去勸化教導會眾呢?選⽴沒有良好神學基礎的⼈擔任⻑⽼或教會領袖, 不符合聖經的要求,也不能在教會服⼈。        (⼆)教會治理和維護教會合一的重擔需要長老有堅實的神學根基        我們知道提多書⼀章九節,是為了護教。許多⼈把護教,僅僅解讀為抵擋異端。是的,在教會出現異端的滲⼊、假教師錯誤教導的時候,教會領袖要能夠護衛教會、保護主的⽺群。但保羅在提出這個⻑⽼的資格的時候,有針對教會治理的更廣泛的含義。保羅提出這項作⻑⽼的資格,也是為了抵擋教會中那些“不服約束,說空虛話”這⼀類的⼈(多 1:10)。教會⾯臨棘⼿的問題,常常不⾒得因為是有異端,更多的是因為不服教會的權柄、制度,為了私慾滋事的⼈。這些⼈往往也會引⽤聖經,⽤私意曲解聖經,為⼰所⽤,正如保羅說的“他們說是認識神,⾏事卻和他向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多 1:16)         綜觀近年來華⼈教會裡⾯具有破壞⼒的紛爭,如教會分裂等事端,雖然起因很少是異端,或者是重要教義的分歧,多者是因為某些在教會有影響⼒的⼈物的傲 慢、不服教會權柄,但挑起具有破壞⼒的紛爭的事端,總有神學上的理由,總要找些聖經上的依據。這些⼈在紛爭的時候肆意曲解聖經,或者斷章取義,為達到⾃⼰的私慾,將⾃⼰的⾏為合理化。很明顯的,教會領袖維護教會合⼀,有效抵擋別有⽤⼼的⼈對教會的破壞,最基本⽽有⼒的⽅法就是“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 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能把爭辯的⼈駁倒了。”(多 1:9)        (三)精通神學的人也可能對教會造成破壞,而為主爭戰得勝的方法恰恰是依靠純正的神學根基         有⼈說,“在這些破壞教會的事件中,有些參與的⼈是熟知聖經,精通神學的⼈。可⾒學習神學沒有什麼⽤,精通神學的⼈依然可能破壞教會。”我們可以回到聖經中來考察⼀下這樣的想法。魔⻤在試探主耶穌的時候,⽤的是聖經的經⽂,⽽且應⽤的⾮常熟練。主耶穌並沒有因為魔⻤濫⽤聖經做試探的⼯具,就迴避聖經。祂反⽽⽤正確的神學,對聖經正確的使⽤來抵擋魔⻤的試探,⽽且得勝了!保羅⾯對的猶太律法主義假教師,都是精通舊約聖經的⼈物,甚⾄是相當程度的神學家。保羅從來沒有因為敵對的對⼿熟知聖經,就迴避聖經和神學。保羅反⽽處處引⽤聖經,闡明正確的神學,以抵擋破壞神的教會的惡⼈。提摩太在以弗所⾯臨種種複雜的教會問題,包括假教師的問題。這些假教師必定不乏熟知舊約聖經的⼈物。保羅沒有要提摩太⽤其它的⽅法,如搞好關係,委曲求全,談判妥協,⼼靈雞湯,⼈格魅⼒,這些種種世俗的⽅法,⽽是要提摩太“以宣讀、勸勉、教導為念”(devote yourself to the public…

Hitchhiking

2023年 6月 发表日期: 6/2023 Author: Paul Hilgendorf          “Acquaint yourself with Him, and be at peace; thereby, good will come to you.”—Job 22:21 In my teen years, when I was still living with my folks, I observed the Lord intercede…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Skip to content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