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我的见证 (解恒砥)(含音频)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解恒砥 我成为基督徒的过程有近二十年。从95年到美国、参加教会的英文学习开始,周末经常参加教会活动,学习《圣经》也是断断续续、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理解。如:诺亚方舟那么多的动物,加上粮草,在水上漂浮那么多天,这要多大的船才能满足所有动物的需要?靠人力,怎么制造出诺言方舟?这些问题带着许多无知。不过,我们还是坚持学习《圣经》。在日久天长、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我自己也在不断进步。在人不能完成的工作,在神无所不能。以前,我认为自己不偷不抢,不欠人债务,遵纪守法,没有犯罪;现在,我认识到私心杂念都是罪。只要认罪悔改,相信神,神会给你智慧和力量,得着神赦罪的恩典。 2018年,我在美国工作了23年,终于退休了,有了更多时间参加教会活动。在陈笑琴老师介绍带领下,我参加了北堂的主日崇拜、主日学、松柏团契,听了多位牧师和长老的讲道。因为听中文讲道,比较容易理解,再加上主日学由浅入深系统的学习,很多原来不清楚的问题,就都逐渐明白了,在属灵上,我像婴孩一样成长起来。2018年下半年,我不幸得了帕金森氏病,左边手脚发抖,左脚走路困难,失眠到半夜2-3点,还无法入睡。这时,我心情很沮丧,退休前曾经想去中国的九寨沟、张家界、云南丽江,并探望以前插队落户两年的傣族寨子和老乡,还有工作了17年的玉溪水利发电设备厂工友、同事,以及欧洲、南美洲、以色列等地的旅游计划全泡汤了。 这时,我想起了无处不在的神,“因信称义”而得救,决志并参加了受洗班学习,在齐牧师的主持下,我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光荣的基督徒。从此,我更加积极地参加教会主日学,如“这是救恩”,“永生之路”,“这是圣经”,“这是真理”等课程的学习,属灵生命不断成长。因常与神亲近,我的心情也开朗了,呆木的面部表情也有了笑容。我喜欢听诗歌,听到大家唱诗歌就兴奋,虽然自己五音不全,也不识乐谱,但也尝试跟着唱诗歌了。因教会弟兄姐妹都充满爱心,彼此关怀,彼此帮助,我的心情就愉快。在这种氛围中,我的帕金森氏症状仿佛变轻了,能慢慢地走路了,其它的症状也有好转,这是神的恩典。就像圣经所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 神的话,让我感受到神无处不在的作為、大能和慈爱。 愿神让我有机会将福音传给周遭的亲友,一起渴望灵命的成长! 作者简介:解恒砥

信主见证 (吴启明) (含音频)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吴启明 我生长在中国,以前受到的都是无神论教育。来到美国后,因为英语不好,工作之余在周末参加Perimeter Church 办的ESL英文学习班,开始学习圣经和英语。在开始学习的过程中,我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不明白,老师不断地教导和启发我,是我信仰上的启蒙老师。由于英语的沟通不便,虽然看中英文圣经,我也不能看懂;但英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深深感动了我。 在信主之前,我总是有半信半疑的心态,还以工作忙为理由,极少去教会。尤其是在香港和美国的30年间,只知道忙于工作。出国之后,像我这样没有学历、英语不好、年龄又大,要应付各种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压力山大。原本我的性格就很内向,多愁善感,不爱多与人交往,喜欢独处,面对各种压力,紧张、焦虑是经常的事情。 好不容易工作到2018年退休,哪知我先生被查出患上帕金森氏症,我的内心感到沮丧和忧虑。那时,ESL英文班里和我多年在一起学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关怀我们,安慰我们。因先生的身体原因,我们很无奈地放弃自己的家,女儿和女婿接纳了我们,与他们搬到一起同住,在生活上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女儿送我们来到北堂,笑琴姐更是热情地介绍我们参加松柏团契。 在一次印象深刻的圣经课上,英文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加福音》第八章22-25节:有一天,耶稣和门徒上了船,渡到湖那边去,正行的时候,湖上忽然起了风暴,船将满了水,甚是危险。门徒叫醒耶稣,对他说:“夫子,我们要丧命啦!” 耶稣醒了,斥责狂风大浪,风浪就止住了,平静了。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课后,老师特意与我先生交谈,知道他得病之事,关心他的病情说,人生中会遇到很多风风雨雨和艰难波折,要相信主耶稣会保守的,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心来对抗疾病。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使我们很感动。 来到北堂教会,我们参加了主日崇拜和主日学,也参加了松柏团契,牧师和很多弟兄姐妹对我们都热情关怀和帮助。我渐渐地学习了更多的圣经,对伟大独一的真神,对主耶稣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一次团契活动中,我遇到黄师母。在她的帮助教导下,带领我们做了决志祷告。后来,我们参加了受洗班的主日学,还听了张牧师给我们讲《天路历程》。当我听到“忧郁潭”的故事,明白了原来我身上带着沉重的罪,沉浮在忧郁潭里。所以,我遇到很多事情都会紧张、忧虑、自卑、恐惧、疑惑。来到松柏团契后,遇到各位弟兄姐妹,听到大家信主的见证,感受到大家对我们的关爱,还多次为我先生祷告,使我们非常感动,更使我们决定受洗,归入主耶稣基督。 2019年6月23日,齐牧师和许长老为我们洗礼。这是我们得到重生的日子,成为神的儿女,加入到神的大家庭里。耶稣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 (约1:4) 耶稣是世界的真光,祂指引人生的方向;耶稣是生命的源头,祂将属灵的生命赐给人,点亮了我们的生命之光。 信主后,我更加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通过祷告,求主耶稣赦免我的罪,得蒙救赎。我的心境得到改变,孤独感和忧愁減少了。我要信靠主,时常赞美主,感謝主给予我的一切,遇到困苦忧愁,祷告主给我力量和信心。 在新冠病毒危害全世界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有幸还能在网上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松柏团契的网上聚会,有多位弟兄姐妹对我们的关怀,多次给我们打电话,关心我先生的病况,常常叮嘱我要多关心爱护我先生,让他不要因自己的病而有负面情绪。笑琴姐以她的亲身经历来勉励我,鼓励我要坦然面对我先生所得的病,告诉我说亲人的陪伴、爱护、照顾和帮助对病人是最重要的。面对大家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松柏团契真是一个特别有爱,亲切,温暖的大家庭。 我们参加主日学,听到多位老师们讲解圣经。圣经六十六卷书是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天父赐给我们全人类的信息,引导我们寻找和认识祂,督导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享受与祂同在的喜乐和永生的盼望。我们对圣经的阅读和认识还不够多,需要用今后的时间,不断地坚持有恒心,存谦卑的心,来阅读和聆听天父向我们说话,并靠主的恩典遵行祂的真理。感谢赞美主!阿门! 作者简介:吴启明

我的见证 (楊翰儀)(含音频)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楊翰儀          我和大陸來的兄弟姐妹一樣,過去一直受無神論的教育,對基督教等宗教持否定的態度。直到41年前,當我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時,眼見的一切,使我原來的許多觀點得到徹底的刷新。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基督教的認識。訪學兩年的時間裡,我去教堂的次數不多,主要被基督教徒優秀品德感化;他們的愛心、寬容、無私的關心幫助他人……..使我感激、敬佩。我感到,在社會風氣日益惡劣的當今世界,只有基督教能拯救它。但當時,我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基督徒。          2011年初,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我的丈夫病逝,而我退休在家。原來每天忙忙碌碌照顧生病多年的他,感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人;在他離世後,我突然感覺到自己是對家庭、對社會都毫無用處的人。那時,我已經70多歲了,只有無奈地倒計時、等待生命的終點到來吧。          我有一兒一女,他們都在美國成家立業多年,在回國辦理父親喪事時,也為我辦理了護照,填寫各種表格。6月,我隨女兒一家來到美國堪薩斯城。女兒、女婿和外孫都是基督徒,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參加了以馬內利華人教會的各種學習查經活動,天天在家學習《聖經》經文,閱讀《遊子吟》等參考資料。在牧師、師母等的幫助下,我受洗成為基督徒。在這過程中,我的思想認識發生了以下的轉變: 1.   從進化論到相信神創造宇宙萬物和人類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進化論,對從猿到人的進化深信不疑,從來沒有想過進化論是沒有經過證實的假說,把它當成科學定律是錯誤的,因為至今沒有找到從猿到人中間階段生物存在的證據。相反,從寒武紀早期(5億多年前)的古生物學化石研究中,發現多種生物物種同時出現,這是用進化論所無法解釋的。儘管科學家在極端條件下,由無機物合成了幾種氨基酸,葡萄糖和核酸等有機物,但無法合成具有生命活動特徵的細胞—這些都是進化論無法解釋的。 宇宙萬物和人類是神在六天創造出來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和各種星球各有自己的軌道,有序地運行,還有我們地球上一切安排設計是如此完美,適合人類和各種生物的生存,和其他星球都不相同。這些不是偶然可能發生的,只有用神的大能創造才可以解釋。人是按神的形象和樣式被造的,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不可能從猿進化而來。 2.   對耶穌死後復活和神跡奇事認識的轉變 耶穌為世人贖罪,被釘十字架,並死後復活,都是在眾目睽睽下進行的。如果沒有死後復活,怎麼解釋屍體不見了?復活後,耶穌裡在40天多次顯現,最多一次有500多人見到,尤其了改變門徒的生命。如果沒有死後復活,失望走散的門徒怎能重新相聚、廣泛宣教,不怕死亡威脅並殉道?如何解釋信徒的增加和教會的成立?這些都是耶穌死後復活的結果,都是歷史的事實。在四卷福音書中,不同的作者描述復活的故事大體一致,連反對他的人也沒有提出相反的證據。復活從其他的歷史書籍,如“猶太古史”,也得到證實。這些都說明耶穌死後復活是一個可靠的歷史事實,相信耶穌死後復活是基督信仰的基礎。 我是學醫學的人,容易犯“科學主義”的錯誤,什麼都要求有重複性和科學證據,這是很片面的。耶穌死後復活是一個歷史事實,無法通過重複試驗來證實的,也沒有可能通過穿越時空去證實,只有通過當時的文獻資料來認識歷史。《聖經》66卷書,由40位不同經歷的作者寫成,卻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全書的寫作跨越1600多年,又翻譯成多種文字,是世界上銷售量最大的書籍,說明了聖經的真實性、可靠性。          我們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科學只是逐漸證實已經存在的客觀規律。作為創造萬物和自然規律的神,可以按規律行事,也可以不按規律行事。否則,祂就不是神了。如果神不按自然規律行事,就有神跡奇事發生,就如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可10:27)。耶穌的奇跡出生、死後復活是超然的,這證明祂是神的兒子。所以,基督信仰是符合科學、又超越科學;符合理性、又超越人的理性。只有不斷信靠神,並漸漸交托自己,謙卑仰望神,才能經歷神的同在、神的慈愛和各樣的恩賜。          信主以後,我掙脫了罪的捆綁,忘掉了煩惱與憂傷,生命有了新的盼望。我感謝神照亮了我腳前的路。感謝神對我的揀選,給了我新的生命。我感謝神給我的恩賜,使我有孝順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和孫子孫女,使我有了平安喜樂的晚年生活。我要每一天感謝神、讚美神,學習神的話語,作神所喜悅的人。 作者简介:楊翰儀

一生都是恩典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沈駿 初次認主 在我三四歲期間,我家鄰居陳阿姨是一個基督教徒,很喜歡我,經母親同意認我為乾兒子。於是每個星期天,她抱我到教堂做禮拜。我母親也經常同去,有幸從小接觸到基督信仰。後來,母親送我去教會的幼兒園,又進了教會中學讀書,使我更靠近主。 逃難得救 在日本侵略佔領家鄉時,一次日軍來追殺逃難者。我和外祖父母及妹妹四人,背著包袱逃跑。途中,國軍撤退在前,日軍從我們背後衝來。我們身在戰場中,眼看槍林彈雨, 有死有傷,包袱衣物丟滿地,耳聽呼兒喚娘,一片哀哭叫聲,我們弄不清往哪裡跑才能脫險。忽然聽到有個聲音說:“向左、向左!”於是,我拉著兩個老人和妹妹拼命向左,跑到河邊的一座石橋頭。守軍看見我們,就高呼:“快過橋!”我連拖帶拉兩個老人很快過了橋,伏下窪地。這時,日軍巳到河邊。在國軍的阻擊下過不了橋,我們才躲過此難。那時,我才是九歲孩童,深感聖經話語的真實可信:“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在我遭遇患難時,都有意料之外的奇蹟。 死裡逃生 文革時,我被下放勞動,因為體力長期超負荷,加上精神壓力過重,患了十二指腸潰瘍,有潛血。當我已經站立不穩,才被准許去看醫生。在醫院裡,醫生卻診斷為“高血壓”,開了一劑“降壓藥”,就叫我回家休息。當我出了醫院門口之後,覺得佷不對勁,就返回急診室找醫生。醫生見我面色蒼白,跌跌撞撞。趕緊請了主任醫生來會診,結果發現嚴重缺血。於是,讓我住院,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並趕緊把降壓藥收回去,並說:“你如果吃了降壓藥,你的生命可能不保。”出院時,醫生交代說:“潛血雖己止住,但潰瘍不能根治,只能保養。” 對一個每天做繁重體力勞動的人來說,我不可能有保養的條件,那不是緣木求魚嗎?碰巧,我有一位同學並不知我的病情,竟突然給我來了電話,介紹了一個中西藥合併的偏方。結果,我只花了幾毛錢,吃了三副藥。兩個月後,到醫院複查,潰瘍竟然不見了,連醫生也不能解釋。這時,我才38歲。神的保守是如此神奇! 家庭避難 文革時,我遭厄運,關在“牛棚”裡。“造反派”勸我妻子(胡燕卿)與我離婚說:“他已是問題嚴重,前途無望,你應該與他離婚,免得牽連受審查。”我所受審查的嫌疑問題是婚前的事,她如何能理解我是冤枉的?但我妻卻正色回答:“你們說他有問題,把證據給我看,我才信。他不會有問題,我們是不會離(婚)的。”因此,她帶著三個兒子,受到歧視和迫害,還被迫離職、下放勞動。可她到處奔走求救,終於讓我獲到平反,使整個家庭完好如初。若沒有聖靈的啟示,沒有我主的保佑,我妻如何判斷正確,以至整個家庭安穩,沒有妻離子散?聖經上說:“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14:1) 我的回歸 在動蕩的時代,我竟認為無神論是真的,一切都可以靠自己,世上沒有“救世主”。這違背了神的旨意,犯了罪。經過現實的教訓後,我認罪悔改。我的信仰開始回歸,與基督徒做朋友,買了聖經,經常談論教會的聖潔。這一經歷,使我明白:以色列人在曠野裡,對上帝埋怨、不敬,但當他們缺食挨餓時,上帝竟降下“嗎哪”,保守他們40年之久,使他們最後度過了約旦河,進入應許之地。可見,上帝對有罪的信徒仍寬容、憐憫、拯救、不嫌棄。這是何等大的恩典! 來美同樂 由於子女們都有較好的工作,我倆決定跨洋來到女兒家同住。才到美國,我妻便催我去參加教會崇拜。不久,我倆在教會受洗。接著,女兒也受洗了。在教會時,我們經常抱著兩個孫兒參加崇拜,使我想起七十多年前,我幹媽抱我去教堂的情景,十分感恩。兩孫子長大後,也歸入主的名下。我們三代人都成了基督徒,全家參加崇拜、禱告並奉獻,領受了主的教導,何等喜樂! 我初來美國時,還未辦醫療保險,突然病倒,不能站立。考慮到醫院的收費較高,我不願女兒過度花費,就拒絕去看醫生。可是,病越來越嚴重,我妻就給牧師打了一個電話。牧師很快到家,在床前為我禱告,並告訴我:主會保守你,你的歲數會超過84(當時我才76歲)。當牧師下樓、還未出門時,我已能起床站在樓上,與牧師道別。更可喜的是若干年後,我與兩孫兒參加亞特蘭大家庭乒乓球比賽,還獲得了第二名。那時,我已是84歲,正如牧師所說,這是我主的恩賜。 我們三代共同生活,非常幸福。我們夫妻倆年事已高,盡量照顧好自己,也體會到下一代工作的辛苦,幫助做些家務,以減輕女兒的負擔。而女兒和孫子們非常孝順,關心我們的生活和健康,無微不至,噓寒問暖,還抽時間帶我們去外地旅遊參觀,顯出基督徒家庭的溫暖。這是按主所教導“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1-3). 今年初,我們夫妻都不愼摔跤。女兒馬上請人在樓梯上安裝了自動座椅升降機,使我們兩人上下樓既安全又方便,讓我們深感神的愛在我們家裡。摔跤後,我的鎖骨骨折。教會的弟兄姐妹非常關心,並同心向主禱告。一般的鎖骨接合是要超過100天,但我剛過六十天,到醫院檢查,卻已接合痊癒。可見集體禱告的力量,感謝主的保守看顧。 “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帖前1:6)。 承蒙主的寬恕、救贖和赦免,無論天涯海角,我都永遠跟隨主! 作者简介:沈駿

蒙主拯救的经历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黃鴻鳴 1944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家父黄国华中年时在福建福州轮船公司工作,从售票员到任职客船船长。家母林秀清是家庭主妇。我少年时经常听家母说起我们家是怎么信主耶稣的:每次遇到困难,都受到主耶稣的拯救。 家母生了七男二女,我是排行第四的儿子。家母说在我三岁时,两个哥哥与一个弟弟不幸因肺炎去世。那时家母非常痛苦,为了从瘟疫中救我大哥与我的性命,就把长我一岁的姐姐与小我三岁的妹妹送到农村人家代养了。 有一次我与大哥同时生病。原先是请中医治疗的,效果不好,其间十分危急。为此家母特别抱我去福州市协和医院急救。刚好遇到一个美国来的医生,是一个传教士。在我第二次应诊的时候,他希望家母能把挂在我脖子上的护身符拿掉,并说家母若愿意,他会介绍我们去信基督教。后来给我重新起名叫黄鸿鸣,我哥叫黄鸿如。经过这个美国医生的治疗,我与我哥终于都被救活。其间我哥胸部化脓,医生用银针穿刺,虽吃了很大的苦头但病得医治。家母因此感动,常在教会中做见证。是主耶稣藉着医生的手救了我们。信耶稣得福份,这是我们亲身的经历。 我们一家信主的第三年,家父调到夏道客运站当站长,我们搬到夏道。但我的姐姐与妹妹仍在农村,每年还会回福州一趟。有一次,家母带着大哥与我上了一艘开封号要回福州,但我大哥哭闹着硬要下船,不得已,我们就下船不去了。在回夏道后,家母就提着菜篮子去买菜,大约两个小时后,我爸跟刚回家的母亲说开封号翻船了,死了二百多人!我妈一听,愣住了,转过神来,马上就去祷告,感谢神又一次救了我们! 父亲1916年出生,1981年被主接走。我爸去世前三天,好像有预感,就跟我妈说:“我要回福州的家,我好像撑不下去了!”当时我们一家住在长乐县,于是我们就雇车把我爸送到福州的家中。我母亲马上联系上花巷教会的牧师,他每天派两个会友来帮忙照顾我爸。我爸连续晕迷了两天,到了第三天早上醒了。这时教会来了十多人,牧师特意来到我爸的床前对我爸说:“你要记住,如果你发现有穿白衣的人走过来,你就要举起手。”那天中午牧师派了两个弟兄来看顾我爸。他对两个弟兄说:“你们俩不要离开,看到老弟兄手一举起来,你们就马上告诉我们。”果然没一刻钟,大家还在吃饭的时候,那两个弟兄叫起来了:“手举起来了!”我与我哥那时就在我爸床边,当看到我爸举手,就摸着他的脉搏,只听到爸爸说:“我等你们等得很累了。”这时他的脉搏就渐渐停止下来。接着牧师和众弟兄姐妹都围了过来,大家就开始祈祷,唱诗歌赞美主恭送他的安息。 我母亲1920年出生,2000年被主接走。那时我与我哥在东北工作。家里只有我们最小的弟弟与弟媳在福州家中。当我与我哥接到通知回到家中时,母亲已回天家。弟媳诉说母亲过世的经过十分安祥! 感谢主的恩典,我们手足九人,除了我二哥、三哥、与大弟因疫症夭折之外,都靠父母的慈爱与牺牲,得以在建囯初期的环境中长大成人。手足之间互相扶持,如今我们一家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 多蒙主恩,在世平安。除了常向天父祷告谢恩之外,也时时感念父慈母爱,活在主耶稣的心意之中,带领一家都有美好的见证。 作者简介:黃鴻鳴

我们的教会生活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佘锟、康蕾 我们夫妇俩都来自上海。我们的父母及亲戚长辈中有不少基督徒。长辈们一生美好的生命见证影响着我们。特别是在风浪中的平安以及不离不弃地追随主,给我们以后的信主和教会生活播下了种子。 八十年代中期,佘锟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后又在肯塔基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康蕾和女儿也跟从他一起来到了美国。出国前康蕾母亲就一再嘱附去找教会。康蕾姨妈一家住在华盛顿特区,马上就介绍了我们认识肯德基大学的梁教授。我们去了校园团契,开始读圣经,参加崇拜和教会团契的一些活动。神通过这些基督徒给我们带来的爱和真诚的关怀,给了初到异乡客地的我们莫大的温暖。我们对圣经和福音也开始了初步的认识。 从1990年一直到2005年,15年的期间我们一家三口陆续地在辛城教会受洗,归入主的名下。我们参加教会的崇拜和主日学,学习服事,开放家庭及周五的查经班。女儿在儿童主日学里学习做老师助理。当时我们住在比较偏僻的郊区,每次周五晚上去查经起码都要开车十五六英里。冬天天气寒冷,但大家心里火热,渴望去查经以及与弟兄姊妹们分享一周的工作和生活。弟兄姊妹们互相关心。当时辛城教会有录音磁带的服事。我俩上班路程都比较远,每次来回都要一两个小时,所以在教会的图书馆借了不少录音磁带,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得津津有味如饥如渴。这给我们的属灵的生活有佷深入的帮助,使我们对圣经和教会也有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从喝奶的婴儿到慢慢地成熟长大。 2005年由于工作的调动,我们来到了南卡格林威尓市,参加了那里的华人教会。那时教会是附属在美国浸信会下,会众只有十几家华人家庭,也没有传道人,周日就请附近的牧者和传道人来这里讲道。虽然教会小但是五脏俱全,有崇拜,有主日学、祷告会,有查经班,还有一些春游及传福音等活动,经常邀请学生及华人来教会听福音信息。弟兄姊妹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都很了解。教会的事工真的是全民皆兵,每个人都有事做。大家都会忙得不亦乐乎,煮饭,带幼儿,打扫,招待,关心探访,接送等等。后来成立独立教会,一起参加了建堂的事工。现在那里也有了牧者,人数也从开始时的几十个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我们真是满心欢喜。感谢神的带领。在这十年中我们也随着教会的成长,学习到了很多的教会服事。 2015年搬到了亚特兰大。第一次去北堂聚会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可亲可敬的恵珠姐和洋一哥夫妇。他们热心地介绍我们北堂和亚城的各样的情况,还介绍我们去了松柏团契。后来丁长老又介绍我们参加仁爱团契。在松柏团契里,我们认识了许多年龄相近的弟兄姊妹,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当时松柏的主席是钱水姐。她默默地付出和奉献感动着每一个弟兄姐妹和慕道朋友。力珊姐是当时的辅导,丁长老和力珊姐循循教导大家读圣经。这些年来与弟兄姐妹相处,看到许多美好见证。很多弟兄姐妹在松柏团契里听到福音受洗归主。不少弟兄姐妹以前在国内是老师、医生或专业人士等等,退休后为了儿孙来美帮忙家务,照顾孙辈。既享受到主所赐予的天伦之乐又付出了爱心和辛劳。有的年纪虽大但学习圣经坚持长久。团契的弟兄姐妹互相同工,配搭,代祷,探访关怀,彼此相爱。松柏团契一直以来都受到牧者、师母和长老的关心和牧养。最近两年多来,我们一起学习了「罗马书」,并学了两次的「天路历程」,还有「基督徒老年生活的医学讲座」。弟兄姐妹得益良多,知道老年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怎么过,要荣神益人,直到见主面。 这些年通过在教会中的学习知道:教会乃是指一群被耶稣基督拯救的人组成的一个身体,一个家庭,被呼召过荣耀神的生活。 圣经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以弗所书1:22-23) 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又教导我们要“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以弗所书4:16) 我们满心感谢神,让我们成为其中一员,在这个属灵的大家庭中与弟兄姐妹一起同奔天路。 作者简介:佘锟、康蕾

福杯滿溢 (含音频)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蔡恵珠 我來自臺灣。父母親知書達禮又熱心公益,很受敬重。在父母親的呵護下,從不知天高地厚,升學和就業一帆風順,天真單純地認為凡事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   婚後不久我就懷孕了。沒有想到老公突然宣佈託福考試通過又有獎學金可到美國去讀碩士學位。我的內心非常矛盾。1968年8月老公就離開我和女兒,到美國攻讀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我和八個月大的女兒就搬回老家與公婆同住。回想那時的生活,我們母女與他山海遠隔,除了書信的往來,每天只能忍耐地等待著他早日學成歸來。   一年以後我和女兒來美國團聚,驚喜交集,匆匆地道別父母和弟妹,朦朧地衝到美國。從此我開始嘗試到在異鄉的孤獨生活和無助的痛苦。   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但是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陌生。何其有幸地來到這片土地上,但不會講英文,也不會開車,不管做什麼都要等老公回來才能做。突然失去自信,也感到恐慌和害怕。隨著老公的工作,我們曾經住過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城市雖大,但是更使我們感到孤獨,沒有安全感。因此老公就決意要換工作。後來我們搬到一個鳥不生蛋的賓州小城 (Ebensburg,PA)。這個偏僻的小地方,人口只不過六千。我們在那小鎮住了八年,並且還是鎮上唯一的亞洲人呢。住在賓州的八年時間,我們家中的成員已由一個孩子增加到三個。老公一天到晚出差,我每天真有忙不完的事,所以也不在乎有沒有朋友和城市的大小,只盼望快快把孩子養大。   記得有一次老公出差,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先是一個孩子生病了,後來接二連三的兩個孩子也都發燒了。我嚇得幾乎昏了過去,平時勇敢堅強的媽媽頓時變得軟弱無能。孩子哭了我也跟著哭了,我再也不敢自誇。在這求助無門的時刻我是多麼地期望這宇宙間有一位真神,而且那位全能的神,可以及時來幫助我。我不由自主地跪在床前,訴說我內心的痛苦,並迫切地祈求。記不清過了多久,我的心漸漸地平靜了。也許神真的憐憫我,也聽到我的呼求。祂平靜了我的心,讓我安然地度過那艱難的夜晚。   過了幾天有一件奇妙的事發生了,真的,好像神差派了一位天使來探望我。那一天下午突然有一位慈祥和藹可親的美國老太太Mrs. Roberts來探望我。原來她是我們對街的鄰居。我也驚奇「愛」並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不久我們就成了好朋友。她關懷我們,還常常帶我們去她的教會。她帶領我認識耶穌基督,把福音的種子撒在我心上。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是的!神是慈愛的神,祂是信實的!祂讓我在困境中得到平安和幫助。   1991年,我們再一次搬家,搬到亞特蘭大來工作。我們很快就找到一個長老教會,同年的12月我就受洗了。20年前我們來到北堂,就被深深地吸引著。   信主以後我從沮喪中恢復了自信,從軟弱變得剛強。我不但學會了開車,也會講英語。當我勇敢地跨出家門,在美國銀行找到工作,勝任愉快。後來申請到聯邦政府的工作,就一直在國稅局做了五年,直到2005年的四月。為了參加丁長老和力珊姐的歐洲短宣隊,我毅然地辭去工作,提早退休,配合老公一起去歐洲宣教,前後二次。此行讓我大開眼界,明白宣教無國界的意義。在北堂我和先生洋一先後參加了仁愛團契和松柏團契,直到如今。北堂是我屬靈的家。   老公在我受洗之後,在屬靈的道路上他是非常認真的追求,在服事上更是不遺餘力,是我的好榜樣。我們的三個孩子都蒙神的祝福,從沒讓我們操心過。他們都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大學,並且在讀書的時間認識了主。他們都熱心宣揚救恩,曾經分別多次參加過中國的短宣隊和中南美洲的醫療傳道。現在孩子們個個都已成家立業。我們在此退休之年,一無掛慮。感謝主!回顧30年來,我每天親身經歷到神豐盛的恩典,在神的家中有很多弟兄姊妹,我不再感到寂寞,每天歡喜快樂讚美神。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是的!神的恩典豐豐富富,祂的應許是不會落空的。   今日我們有幸,被神揀選做祂的兒女,我們是有福的人。主耶穌基督是我們全然的依靠,我們的救主,我們生命的主宰。約翰福音6章47節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永生」確確實實是神賜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最美好的禮物,只有靠「信心」才能得著。   神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到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只要你信靠祂,你常常住在祂裡面,祂也一定會住在你裡面。親愛的朋友,不要再遲疑了,來吧!來信耶穌。 作者简介:蔡恵珠

懷念主耶穌的奇異恩典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陳洋一 蒙福30多年對主耶穌的奇異恩典真是覺得無比甘甜。 感謝主,歸主30多年期間蒙主奇異恩典的引領,使我經常仰望那位創始成終的救主。每當我承受生活上的艱難及壓力時,我禱告祈求主的憐憫。我經常靠著主賜的信心及力量得以勝過一切苦難,使我的生命變得更豐盛,更有意義。當我受洗歸入基督時,我知道我已找到生命之道,我已找到蒙福的泉源,我深信這是我一生的至寶。 然而當我計劃深入探討主耶穌的救恩時,也真是奇異難測,不容易了解福音的奧秘。今天我願藉著松柏團契成立20週年紀念刊來見證主耶穌的奇異恩典,以便了解更多,愛主更深。 約翰福音第一章14節這麼說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道成了肉身,是指耶穌基督為拯救世人降世為人。然而基督的道成肉身的意義卻一點都不簡單。因為: 神恩浩大!主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死在十架上來成就救恩,為的是要戰勝罪惡和死亡的權勢,讓每一個信主的人都得著新生命。我們既然是蒙恩蒙福的人,是主耶穌用重價救贖回來的生命,我們就當知恩、感恩、報恩。我們最重要的使命是當热爱基督,荣耀基督,参与普世宣教事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世界得知主的道路,萬国萬民得知主的救恩。 作者简介:陳洋一

圣经是一本值得我终身阅读的宝书(含音频)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彭慧俠 “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3:16-17) 我今年87岁,曾受过无神论的影响。来美国后,见人人有礼貌有爱心,对人诚恳,周末大多数人都到教堂主日崇拜和参加主日学。在朋友帮助下,我来到了北堂的松柏团契。通过学习福音后我才懂得了耶稣基督是世上唯一的真神,我要信靠耶稣。他是生命之主,是我的救主。我承认自己是罪人,我要真诚悔改需要神的赦免与救恩。我要顺服基督的命令,接受神的启示,愿意追求圣洁,为人处事要与所蒙的恩相称。 因此,于2006年9月,决志信主接受洗礼。受洗时教会送了我一本圣经。书的扉页写着:「亲爱的彭慧侠姐妹,恭喜你今天在主的恩典之中受洗,加入了普世的基督教会,成为上帝的儿女。今后您要跟随主的脚步,奔跑天路。依靠主的大能大力做刚强的人。并以“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以弗所书6:10-11)共勉之。」这是对我的要求,而我的确对圣经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头。我要更多地认识神,跟随主的脚步,做刚强的人抵挡魔鬼的诡计必读圣经。 因此,计划了每天从创世纪开始。正在此时教會安排了两年读完圣经的计划,从此我就按计划的进度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反复阅读思考,做好笔记和背诵金句,在两年内初步读完了新旧约圣经书。以后这10多年里我参加主日崇拜和主日学,听牧师们讲道和有计划的专题学习,从未间断。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圣经的内容极其丰富,是上帝赐给人类一本最好的礼物,对国家、社会、个人、家庭以及全世界人类都有密切的影响力和指导作用。其文字深入浅出,用浅明的笔法来传颂至高的真理,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能适用,是一本至高无上的哲学,是指导我们基督徒的座右铭。圣经又是一面镜子,使我认识自己,能责备、提醒、悔改自己,还能照亮和勉励自己。所以圣经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宝书。     我要以感恩的、赞美的心情把圣经作为我灵修的指导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专心阅读学习和运用。 作者简介:彭慧俠

耶稣带领我前行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張與歡 在我六、七岁时,因为读的是私立教会小学,所以有机会认识了主耶稣。记得在上儿童主日学时,学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耶稣喜爱世上的小孩》。这首歌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陪伴我一生。歌词是:“耶稣喜爱世上的小孩,无论红、黄、黑、白种,都是耶稣心宝贝,耶稣喜爱世上所有的小孩⋯⋯”。也知道了东方三博士和耶稣诞生在马槽里的故事。自此耶稣爱我,并住入我幼小的心灵里。之后因外面环境的变迁,我没能继续去教会追寻耶稣,而耶稣却随时都在暗暗地关怀着我。 在上大学时,亲爱的阿爸父就派遣一位基督徒的同学跟我同寝室。因是上下铺的关系,不久我俩很快成为好朋友,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阿爸父的作为。在那还没开放的年代,我同学婚后四年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要照顾一双儿女(儿子10个月,女儿4岁)。身为儿科医生的她工作繁忙压力大,要上早、中、晚三班,非常辛苦。她恳切祷告祈求神怜悯,神的大能使她一家三口从广州市调回到上海市父母的身边。又因父母年事已高,此时上帝又差遣天使般的同科室的年轻小护士,主动住到她宿舍,帮她一起照看带领两个孩子。这位小护士后来也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小护士与我同学之间的相互扶持关爱数十年如一日,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心里在想,神啊!祢真伟大!有谁能使原来互不认识、又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因为神的大能和大爱走到了一起。 来到美国后,我有意识地寻找教会,很快找到大学城的查经班,一年后受洗归入主的名下。 我家兄弟姐妹共有九人,我母亲是继母。前母育有六个孩子,老大与我相差21年。在过去的数十年岁月中,彼此相处不是很愉快,颇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我信主学习了圣经,《马太福音》18章21-22节说到:“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心中有了感动,主动写信给他们,表明我现在是基督徒,我要按圣经上的教导,不计前嫌与他们和好。我主动示好后,在后来彼此相处的日子里,就非常融洽愉快。真是要感谢赞美神,但愿我一生以祂为乐! 作者简介:張與歡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