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汁浆常青的宣教生活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4) 這句經文曾是北堂松柏團契的鑰節,鼓勵松柏弟兄姐妹雖然外體漸漸毀壞,但“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林後4:16)。回想自己1974年來美,五十年來神帶領我在宣教工場上學習、裝備、琢磨並活出宣教人生的经历,这句经文也成为我生命的激励,为此深深感恩。

超越自己传福音

2024年 2月 发表日期: 2/2024 作者:郭瑞芬 三福是一项以传福音为重点的全球性事工。在北堂已经开展近20年,累积有近120名弟兄姐妹参加过培训。2023年3月到5月,迎来第20届三福培训,我有幸成为新学员。9位新学员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紧张的三福学习和训练。三人一组的三福小分队已经向将近40位国内和当地的慕道友传讲了福音。有20多位在当时就决志接受了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对于我个人来说,真是一个无法想象的超越! 我们都知道传福音是主耶稣留给我们的大使命。我之前也热心向人传过福音。但是孤军作战,还说不清道不明福音精要内容。虽然花了时间,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股脑搬出来,什么亚当夏娃呀、蛇啊、始祖犯罪啊、天堂地狱世界末日、耶稣道成肉身来救我们啊,等等,就像把一大堆积木块块全丢给对方,告诉他这个就是福音。听的人应该是云里雾里,结果基本是不了了之。我以为这就是传福音了。所以多年来,记得只带了一个人决志信主。 通过参与这次三福学习和训练,我才明白这一大堆积木是要有先后次序才能搭起来:从了解对方日常生活,信仰现状,到对教会的看法。 通过有效的提问,然后引入福音:恩典,人,神,耶稣基督,信心。这样一步步讲解,才让人能够听得清楚,理解得到位。在圣灵感召下,福音果子就真的可以结出来。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参加三福的体会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小分队传福音: 由三个人组成小分队出去向一个人传福音,由一位老师带队,两位学员把记背熟了的三福内容以自然生动的方式轮流讲述出来。若有什么表达不完全的部分,则由老师或另一个学员补充直至完整。这大大有效地保障了福音讲述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三人组各人不同的个性表达去传递信息又不会让慕道友听了感觉单调。 二,解决向熟悉的人传福音的难题: 我们知道向熟悉的朋友或家人亲戚传福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福就很好地解决了此难题。我可以作为旁听,或干脆不参与,另请三人探访小组去讲述,去作见证,同样的内容让不同的人去传达结果会很不一样。 三,开讲之前有两个诊断问题: 就好比医院的检测仪器,能检测到对方的思想形态。为下一步如何讲述确定了方向和侧重点,使福音讲述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有力地撞击那人心中坚固的营垒。 四,建立友谊: 建立友谊对一些人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对另一些人说那真是叫作难。比如我,就不是一个善于建立友谊的人。但是通过三福学习,明白到建立友谊扩展朋友圈是如此重要的第一个环节。为了传福音就需要下意识努力改变,突破自己的性格,开始想方设法思量着如何认识更多的新人,如何找到切入口向人邀约来听福音。心中重新燃起要向人传福音的热情。 五,三人小分队的团结: 三股扭成的绳子不容易中断。凡参加过三福训练的学员和队长,都不再是单独的传福音个体,必须组合成三人小分队:或两男一女或两女一男,向一男性或一女性慕道友传讲福音。这个原则能使三人组持续不断地存在。只要探寻到适合的慕道友,在三福群里一呼召,即刻便组出小分队,商量好时间地点就能出发。每个成员都是耶和华神预备的军兵,随时可以待命自由组团出战。 六,代祷举杖之重要: 在《出埃及记》的一场与亚玛力人的争战中,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出战。摩西在山上举杖时,以色列人就得胜; 垂手时以色列人就战败。代祷就好比摩西举杖,是三福事工中极为重要的属灵后盾。每个三福学员在三个月的培训期间还需要两位代祷者,如同亚伦和户珥帮助扶住摩西的手一样,需持续代祷。在这次学习中,我体会很深,还没开课,我的腰扭了,躺了一星期。开课后学着学着,背又扭了。后来家人又撞车车子报废,夫妻间莫明其妙吵架了等等,会明显感觉到有黑暗势力在挡阻。正因为知晓这些来自仇敌的攻击,三福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祷告和代祷的重要性,北堂两周一次的周六晨祷会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可见在这场属灵的持久战中团队持续合一的代祷是何等重要! 七,向已信主的人再传福音: 三福不光是向未信主的人传福音,还可以向已经信主,但还没有得救确据的人再次讲述福音,使其明确得救的确据。 还可以向青少年阐明福音的精义,引他归主。我举一个生活实例。我的大儿子吴约翰去年报名受洗班,后来退出,说还不信。实在让我这个当妈妈的很有负担。这次我学习了三福的诊断问题后,通过和儿子的交谈后我发现,他不愿受洗的原因正是出在没有得救的确据上。他以为需要靠完全的行为才可以得救,说,“我就算受洗了,我还会犯罪,我达不到真理的标准,那洗了有什么用呢?”我就给他解释了,“我们信主只需要先接受承认一个事实,就是耶稣已经替我偿清了罪的代价,受了罪的刑罚,已经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我接受这个已经作成了的救恩礼物,就是白白送给我们的这一份宝贵的礼物,向他认罪悔改就可以决志信主了,就这么简单。至于信主之后生命的改变,弃恶成圣的过程,那是圣灵用真理和能力一步步带领我们改变的一生的功课。” 儿子听明白了,然后我试着问他,“妈妈带你作一个决志祷告可以吗?”儿子说,“嗯。” 我就一句一句带领他作了一个决志祷告。如同其他决志者一样,儿子还需要不断地陪伴和引导,但是这一个好的开始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有位牧师说,在普世传福音的事工中,大多数教会中的信徒们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已沉睡多年不晓得自己是睡着的人,是三福唤醒了我。我特别感谢吴大庆老师,点名呼召我参加三福的学习。记得第一堂课上,他掷地有声地说,这三个月的学习我们是来真的,动真格的,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他发给我背诵的第一句话就是三福的异像:为了神的荣耀,建立友谊,领人归主,训练门徒,健康增长。非但要作得人的渔夫,还要把得到的鱼也训练成得人渔夫。如此,教会才能持续复兴,得救的人数才能持续加增。 愿更多还没有参加过三福学习和训练的弟兄姐妹们都早日报名来参加三福学习,同参大使命,齐心合力扩张队伍领人归主,荣耀归我们独一的真神上帝! 期待大家! 作者简介:郭瑞芬

兔尾龙首的灵修:枕头的地方

2024年 2月 发表日期: 2/2024 作者:冯欣 龙年第一天的灵修,又读到了耳熟能详的“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的经文,令人思绪飞扬!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吧: 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章18-20节) 1. 卖房的困惑     在这段太熟悉的经文中,却有个令人困惑的难题,打扰着不少耶稣的跟随者,甚至传道人:耶稣是不是让跟随他的人都不能有自己的私人财产?尤其是房子?因为房子是“放枕头的地方”,是“安乐窝”。我也听到过个别传道人讲道的时候,会鼓励会众卖掉自己的房子,改为租房居住,因为人只有 “没有枕头的地方”才能彻底跟随耶稣。 2. 思考的进路  租房比买房就更属灵吗?若不是,那么这段经文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不把这段经文搞清楚,囫囵吞枣地讲“放下一切跟随耶稣”,是不能解决心中的疑惑的。 我是“教书匠”出身,就是当过多年的老师。职业习惯让我养成了一个直觉,每当考完试,同学们拿回自己试卷的时候,看看表情就知道他(她)们考的如何,所以我们常说“分数都写在脸上的”。尤其是当一个同学拿着我批改过的试卷,哭丧着脸敲我办公室门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来找我讨要分数的。 当我们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思考这段经文,读到一个文士来找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的时候,耶稣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然啦,耶稣是洞察人心的,他很清楚这个文士在想什么。通过四福音书,我们非常了解“文士”这个阶层的状态,他们多是法利赛人群中自持清高的佼佼者,他们所想所求的,无非是如何更有本事,成为人上人。他们的骄傲和自以为是,使得他们成为耶稣福音的阻挡者和敌对者。(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旧约中虔诚爱神的以斯拉)。 马太福音中的这位文士倒是有点小聪明的:他看出了耶稣的能力,之所以来跟随耶稣,是想从耶稣那里学点本事,得到点什么。但他不是为了荣耀神,而是为了个人的前程,为将来能够在自己的圈子中出人头地,成为佼佼者。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个人的事业和前程。虽然我不太确定这位文士是否很在意自己房舍,安乐窝,但可以确定,他所追求的,和耶稣所传讲的天国的福音、价值观格格不入。 听起来很熟悉?是啊,谁不想在人生的奋斗中,找一位好老师,学点真本事,将来事业成功呢?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中国来的莘莘学子们竞争藤校了。问题不在于这些东西值不值得追求和保守,而在于我们个人的一切:事业前程,个人福祉,和对耶稣的信仰相比,孰重孰轻? 所以耶稣才会一针见血地回答他“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这句话,使文士的美梦彻底破灭。我们在后来的经文中再也没有读到有关这位文士的信息,很可能灰溜溜地走了。 再请注意,耶稣的回答用的是比喻的形式,可谓一言中的。要想跟随耶稣,必须放下的不单单是“枕头的地方”,而是和“枕头的地方”有关的一切。换句话说,它包括了我们人生中,价值观中最为看重的东西。可能是你的住房,也可能是你的事业发展,是你的婚姻家庭,还是你的自尊心和骄傲? 3.”尾大不掉”的Zoom     最近听到一位教会同工发帖子吐槽:“疫情结束,教会恢复实体聚会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怎么鼓励会众参加实体聚会,每次总有10-20%的人用教会提供的Zoom账号在线上聚会,教会想要关闭Zoom的决定一直有人反对,说这样可以方便大家。该怎么办? 不知您所在的教会是不是也留着这样一条剪不断的尾巴?在一些会众的眼里,舒适第一,可以穿着睡衣,边煮饭边聚会,反正关上视频和麦,谁也看不到听不到,方便的很。孰重孰清,不是很清楚了吗? 4.“代价”的思考    这几天中文媒体平台中各样的祝福信息中,有一位年轻信徒发来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冯老师,我认为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跟随耶稣要付代价’的信息是悖论。因为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为我们付上了全部的代价,我们就没必要再付代价了,平平安安享受他所赐的平安喜乐就好了,好比你到商店购物,有人为你买了单,你就不必要再付账了,不是吗?” 这条令人无语的帖子却让我联想到了基督信仰的灵魂拷问:信耶稣到底是为什么?或者换个问法:耶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我们的福祉吗? 谁都知道付代价是人生中的必要选项,必须的,逃不掉的。世俗哲学告诉我们,人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都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价值。从股票投资,到战争战略,甚至“黑色星期五”的抢购,几乎无一例外。 然而,耶稣的价值观却恰恰相反,耶稣多次讲,跟随我的人,必须要付代价,而且是要付出自己核心价值的代价,远远超出你的房子,职业,金钱。耶稣要的是你的全人,全部价值观,甚至全然的生命。 我给这位弟兄未作解释地回了以下的经文,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吧: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10:37-39)”  事实正是如此,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他要求我们跟随他的时候也要付代价。那我们需要付什么代价呢?有人说,是时间的代价,因为你要花时间去参加教会的活动,敬拜。也有人说是金钱的代价,因为你要作金钱的奉献。但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我们价值观的转变,把耶稣放在生命中的首位。一生为他而活,为他而死,而不是反转而扭曲的价值观。 有了“付代价”的价值观,有了将全部身心都以基督为中心的心志,“枕头的地方”就不再成为我们的困扰了。我听过不止一位参与长期跨文化的宣教士作过的见证,只要顺服神的呼召,放弃“枕头的地方”真的很容易,卖掉房子就是短暂的事,简单的很。而要彻底抛弃旧的价值观,一生一世亦跟随耶稣为唯一的目的,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作者简介:冯欣

做传道的功夫 (含音频)

2024年 2月 发表日期: 2/2024 作者:李洪军 “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 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 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提后》4:1-5)  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的最后 一封书信,是保罗在离世前对提 摩太的嘱托,也是对历世历代 传道人的叮嘱和劝勉。  首先,保罗从末世的角度,嘱咐提摩太传讲真道的紧迫性。 等到基督再来,在他荣耀的国度中显现,审判活人死人 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站在他的面前交账。那将是一个在火一样的 试验中检验个人的工程(《林前》3:13)。因此,保罗嘱咐提摩太,无论在任何艰难险阻中,都要不失时机地专心传讲神的真道,因为我们乃是为此蒙召的。传讲真道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众人知晓神的话,更重要的是让人遵守神的教训。正如主耶稣复活以后向门徒颁布大使命时所吩咐的:“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要教训他们遵守(《太》28:20)”。教导的目的是为了遵守。在这个人欲横流、唯我独尊、弯曲悖逆的时代,劝导人信从神的话已经举步维艰,教训人遵守神的话更是何等困难。尽管如此,保罗仍嘱咐提摩太要用神的道责备那些对神的教导公然违背的人,警戒那些对神的教导冷落麻木的人,劝勉那些对神的教导信心不足的人。然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传道人要经受巨大的挑战。首先要有极大的忍耐,忍受各种鄙视、质疑、刁难,甚至逼迫。正如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忍耐这个不信的时代一样。然后要使用各样的教训。教训这个词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教义,就是将圣经教导的原则融会贯通、习练通达地表示出来。借着这些让人容易消化理解的方式,把神的话讲述给愿意听的人。 第二,保罗解释了传道艰难的原因,是“因为时候要到”。 在使徒时代,传讲福音已经非常艰难,但初代教会传福音所遇到的逼迫,主要来自外在的逼迫。先是犹太人的逼迫,接着是罗马帝国长达300年的逼迫。但使徒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传讲真道的艰难,除了这些外在的逼迫以外,更大的阻力将来自人的内心。“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人心将被各种私欲和偶像充满。他们从心里厌烦纯正的道理。“纯正道理”的意思也是纯正的教义。使徒形象地说,他们的“耳朵发痒”,只愿意听能够满足他们自己情欲的事情,或者能帮助他们仕途发达的事情。在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一些“挠痒痒者”便应运而生,将虚假荒渺的话兜售给有这样需要的人。有的则违背自己的良知助纣为虐,压制和逼迫真道的传讲。 第三,保罗勉励提摩太要不畏艰险。 “你却要”三个字,与前面所说的败坏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世界在一天天走向灭亡,你却要逆流而上。 在这人欲横流、物欲横流、是非颠倒的世界,要成为持守和捍卫圣经真理的中流砥柱,忍受各种患难和逼迫,完成神对传道人的托付,在神面前尽忠职守。  今天的社会和使徒预言的那个“要到”的时候,是何其相似。媒体和信息充满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各种虚假荒渺的言论充斥于世,为人们乐此不疲地谈论着。 而真理却被屏蔽、被排挤、被逼迫。民在攻打民,国在攻打国,神的子民为基督的名,被万民恨恶。世人彼此陷害,彼此恨恶,假先知和假教师充斥于世,万民都被谎言迷惑,不法之事横行,人的爱心冷落。整个世界到处呈现出主耶稣和使徒所预言的末世景象。  在这黑暗堕落的末世,愿所有遵行使徒教训,持守福音真理的众教会和众圣徒,一起用百般的忍耐,竭力传讲那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愿神在新的一年,加添我们的力量,继续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做传道的功夫,尽我们的职分。 作者简介:作者現任甘城華人教會主任牧師,兼聖約福音神學院院長。

难忘的冬令会

2024年 2月 发表日期: 2/2024 作者:曾强       第49届美东南华人基督徒冬令会因疫情暂停三年之后,于2023年12月底在阿拉巴马州的Shocco Springs恢复举办。得知这个好消息,我第一时间向公司请了假,与妻子和两个女儿一起报名参加。另外,我们也邀请了远在加拿大的好友一家三口加入我们。这次冬令会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永生难忘。 自然中遇见神          Shocco Springs营地依山而建,周围环绕着茂盛的树木和清澈的溪流,是个远离都市喧嚣、亲近神的理想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神的自然创造之美,并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深化灵命的成长。营地设施完善、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多功能会议室和丰富的户外活动区域,非常适合大人孩子集体活动和个人静思、灵修。营地员工的热情和专业服务,更是让我们的体验更加美妙。在冬令会的几天里,无不感受到与上帝之间更加亲密的联系,让我想起诗篇23:2:“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每天的灵修、读经、学习、祷告和敬拜,让我心灵得到无比的平安和喜乐。 灵命成长的盛宴        这次冬令营,邀请了包括牧师、长老和传道在内的八位讲员。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教导风格。这些多样化的讲道,加深了我对圣经真理的认识。我尤其被亚特兰大母堂的吕牧师关于《教会纪律》的专题讲道所吸引。他的讲道不仅深入浅出、充满互动和趣味性,更用幽默和智慧、将复杂的神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在小教室的亲密氛围中,我仿佛回到了研究生学习时期,近距离聆听讲解、积极提问并与其他弟兄姐妹互动,这让我受益良多。吕牧师通过圣经的教导和实际的案例,让我们理解在爱心里指正主内弟兄姐妹不是一种批评或判断,而是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就像加拉太书6:1所提醒的:“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吕牧师还特别强调,保守教会的合一和圣洁是每位信徒的责任,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每个成员都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教导让我深受启发,认识到在教会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在爱和真理中成长,同时也要维护教会的圣洁和合一。唯一遗憾的是,我一个人无法同时抽身参加其他同样精彩的专题讲道。 舞台上的信心考验        冬令会期间,我和妻子、大女儿与其他三位弟兄姐妹一起,代表我们北堂参与了福音小品的演出。对于我这个不擅长表演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冬令会前夕,每一次的排练都让我经历了深深的恐惧和尴尬。我总是担心会出错,感到难以自如地融入角色。然而,每当这些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我都会向上帝祷告,寻求祂的指引,正如腓立比书4:13中所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感谢主,在几个月的准备期间,我不仅收到了家人的鼓励、还得到了邢剑君弟兄和王鹏姐妹在表演和台词方面的专业指导。我们团契的其他同工也主动承担起了日常练习的后勤工作,以及演出时的道具、灯光和音乐任务,让我们能够全心投入到表演当中。冬令会正式演出的那一刻,当大堂灯光暗下、聚光灯聚焦于舞台时,我感受到了圣灵的降临,提醒我这是为神作工,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祂荣耀祂。这份领悟,让我的恐惧瞬间消失,最终我和其他同工成功地完成了小品演出。 团契的温馨体验        与家人一起参加这次冬令营,也是一段特别的美好经历。我的小女儿Jessica 自幼从未与家人分开过夜, 这次她作为青少年,被安排在与我们相隔几百米的另一栋房子,和同龄人共用卧室和卫生间。我和妻子起初都担心她适应不了集体生活,做好了随时接她回到我们房间的准备。第一天晚上,她因为不会调节洗澡水温,感到紧张和烦躁。感谢主,她立刻得到了同室其他小朋友的帮助,问题迎刃而解。看到她从紧张不安,到逐渐放松,并开始享受与其他孩子的交流和玩耍,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正如罗马书12:5所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身体上的肢体。” 在整个冬令会期间,我们和数百位弟兄姐妹一起生活,共享每一餐、每一个活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契的力量。        回顾这次冬令营的经历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与神、与家人和我们的团契有了更深的联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成长。感谢主赐给我这宝贵的机会,让我在这充满上帝恩典的地方,与家人和其他弟兄姐妹一起成长。我心坚定,将来会继续带领全家参加营会,保持与上帝的亲密关系。这次旅程坚定了我的信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生活挑战,只要相信神,我们将永远不会独行!恰如以赛亚书41:10神向我们所应许的那样:“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慌,因为我是你的神。” 阿门! 作者简介:曾强

弗莱堡的宣教之旅

2023年 12月 发表日期: 12/2023 作者:冯欣 1. 帶領 參加ECM的宣教事工,一直是我們的負擔和嚮往!但幾年的Covid疫情阻止了我們的腳步。 我們一直在禱告中向神祈求: “主啊,若你允許,求你帶我們回到宣教工場中去,不論去哪裡,我們都順服。 ” 2023年真是奇妙的一年!神把我們帶到了德國的宣教工場上! 2. 啟程 今年10月3日,我們來到了德國南部城市弗萊堡,開始了为期五周的宣教之旅。 弗萊堡地處德、法、瑞士三國的交界處,有著延綿幾百公里的“黑森林”自然景觀,還有著名的弗萊堡大學,吸引著各國的莘莘學子,包括來自中國和臺灣的留學生。 非常感恩的是,這裡有一個華人學生團契。 團契的帶領人彭蔚泓姊妹專門到車站來接我們,還把自己公寓房的主卧讓給了我們夫婦居住,而她則住在小小客廳的地鋪,并且每天為我們準備飯食,我們除了感動外,還能說什麼呢?只有學習她的敬虔和愛心,投入服事中吧! 3. 瞭解 蔚泓姊妹是一位幹練又衷心的傳道人。她在弗萊堡大學的團契服事了20多年,傳講基督的福音,帶領了一批批的華人學生信主。由於學生流動性大,栽培的學生同工畢業后都相继離開了弗萊堡,成為其它教會和團契的成熟同工,她自己则继续重新訓練新的同工。 這是一個有活力、有歷史、也有挑戰,需要不斷開拓的福音工場。 4. 迎新 金秋的10月,弗萊堡團契舉辦了一場充滿溫馨和關愛的迎新聚餐會,剛剛踏入德國求學之旅的學子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為了邀請更多的學生,我們花了幾天時間,到校園裡人流集中的地方,比如圖書館和自助餐廳的大門口,發放邀請單張,只要看上去像是亞裔學生,我們就走上前去,給他們發單張。 當然,有接受的,也有拒絕的,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但是很感恩,大多數的單張都派發出去了,發完后,心中有一種難言的喜悅! 聚餐會上,我們精心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大家圍坐在一起,不僅品嘗了美味的食物,團契成員還介紹自己在德國的學習、生活的點滴體會,并且還安排了小遊戲和互動環節,拉近了新老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次活動,團契的弟兄姊妹展現了他們對新生的熱情、真誠和關愛。 5. 分享 蔚泓姊妹為我們「分派」了任務:在團契聚會中分享見證,在主日聚會中分享資訊。 剛來的週五晚間,我們就在團契聚會中分享得救的見證。 後來,我們又為單身的弟兄姊妹作了題目為《牽手一世情:聖經的婚姻觀和愛情觀》的生活講座。 我們也在每個主日中講道,分享資訊。 6. 栽培 在弗萊堡團契還遇到了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有兩位年輕的弟兄剛剛決志信主。為此,我們给這兩位弟兄開了《初信栽培和受洗》課程。這兩位弟兄非常認真,在我們離開的前一天完成了課程的學習! 7. 煮飯 我們參與的主要事工,除了帶領週五晚的查經聚會和主日的講道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是放在煮飯上。…

让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

2023年 12月 发表日期: 12/2023 作者:张平 2000年秋天的一个主日,彭红师母和冬建传道来到了北堂,那时我们还在 Peachtree Industrial Blvd上租借的一个地方聚会。接下来的那个周五,他俩来到我们团契。那一年的冬天,彭红师母受洗归主。 后来,彭红师母担任了北堂中文学校的校长,我协助她工作。她还找我做她三福培训的祷伴,又邀请我参加三福培训。也是在她的邀请和鼓励下,我开始参加福音班和永生之路的教学。 这期间,我们从良善团契分出来到路加团契,又从路加团契分出来到帖后团契。彭红师母和我常常在周五午间打电话,讨论晚上查经的内容,分享一周里学习圣经的收获和看见。周五通话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她去正道神学院学习。 在正道的第一年,因她太忙,我们就不再每周五打电话了。 虽然没时间通话,彭红师母却常常把她的作业发给我,还把他们使用的教材推荐给我,鼓励我进一步学习神的道。后来我们开始周日晚上打电话交流,主要是她讲我听,我问她答,不知不觉中,神为我预备了一位量体裁衣的属灵老师。 彭红师母生病后,我们有时一起散步,她分享最多的还是学习圣经的感动和得着,以及服侍神和弟兄姐妹可能的方式,很少论及她自己的病情。疾病和化疗,让彭红师母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但她从不抱怨,反倒常常感恩,说若不是神的恩典,她真不知道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因着主的恩典,借着祂话语的力量,她得了安慰,力量和盼望,结了福音的果子。 生病期间,彭红师母不仅通过分享灵修笔记、用网络平台去鼓励患病和灵里软弱的弟兄姐妹,还拖着病躯教授主日学,分享自己的灵修方法。  我担心她太劳累,曾劝她不要教主日学,可这是她的心愿,让她心里欢喜的事。 彭红师母天资聪颖,饱读诗书,毕业于北大,又小我很多,如果不是神的恩典,我们两个的人生大概不会有什么交集,更不会成为知心朋友。在相识的二十多年里,彭红师母见证了神的恩典和大能。她深深地被神的爱所吸引,渴慕神的话语,对神的话语有活泼的看见;她爱神爱人,诚心诚意地服侍弟兄姐妹,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十分想念她,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她的模样。 我知道我们还会再见的。 彭红师母去正道神学院之前写的一段话,显明了她的心志,现与大家分享如下。愿我们都受到激励,让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 作者简介:张平

不能忘怀的两幅图画

2023年 12月 发表日期: 12/2023 作者:邱玲 10/28/2023 邱玲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认识彭红师母,好像从2007年受洗之后,就开始上她教导的主日学。她讲解《圣经》声音轻柔,又有从心里而发的力量,温柔而坚定,可亲又可敬。 记得在教导“永生之路”的主日学课程上,彭红师母曾经给我们看过两幅图画,一幅画是主耶稣荣耀升天,另一幅画是主在十字架上痛苦受死,她建议我们把这两幅画记在脑海中。我当时不太明白,如今我知道了她的心意,因为这是主在《圣经》里的应许,已经成就在她身上:与主一同受苦的,也必与主一同得荣耀。 2017年暑假,彭红师母邀请我参加三福同工团队,让我喜出望外,知道神回应了我的祷告,给我机会和弟兄姐妹一起传福音。从此,周六早上的三福祷告会,我常常和师母见面。她常用主的话勉励我们,一起为培训学员和探访朋友祷告,一起传讲永生的福音,一起分享收割的喜乐。 有时,我会打电话向她单独请教,不论是家里夫妻的矛盾,还是事奉工作的平衡,本来让我心里沉重的问题,因她耐心的聆听,智慧的劝解,甚至幽默的自嘲,都让我卸下重担,忍俊不禁。 我们两个的先生都姓郭,当我羡慕他们夫妻同心服侍主,感慨不知我先生什么时候信主,师母就分享冬建信主的经历,勉励我耐心等候神。2018年,当他们夫妻俩辞掉工作,决定去正道神学院读神学,在教会被牧长们差遣的时候,彭红在台上笑盈盈地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 我在台下也笑了,但心里知道她为冬建蒙召祷告了十多年,神真的聆听敬虔妻子的祷告,也激励我继续为先生祷告,不要灰心。 在加拉太团契急需辅导的时候,彭红和冬建回应我的邀请,来做过团契辅导,虽然时间不长,但反映出他们愿意放下自我,顺从神的呼召,实在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北堂急需传道的时候,彭红和冬建回应牧长们的邀请和弟兄姐妹的呼求,神学院毕业后回到北堂。她生病了以后,坚持写抗癌灵修日记,天天给主耶稣写信,激励了许多弟兄姊妹,特别她在 1/26/2022 日记中写道: “好几个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关心我、送吃的、为我祷告,是因为我配得么?显然不是的,而是因为圣灵运行在各教会中,借着我这个肢体的病痛,祂使全身活络起来,在爱中建造祂的教会!我们习惯于看到教会的不足,看到人的软弱,可是主提醒我,祂的教会是美丽的、可爱的,有祂的能力和话语在其中。” 今天,我很高兴看到华人圣经教会的弟兄姊妹也来到北堂,相信我们有同一位主、同一位父、同一位圣灵, 运行在我们心里,借着一起怀念彭红师母,一起哀哭,也一起得安慰,靠主的应许有永恒盼望,盼望有一天在新天新地里,我们再见可亲可敬的彭红师母,也永远与爱我们的神在一起。 彭红师母不喜欢做饭,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有一颗神奇的药丸,吃了以后就永远不饿,省了很多做饭的麻烦。她在《圣经》里找到了这颗神奇的药丸,因为主耶稣是生命的粮,让她在地上永远不饿,在天上也没有做饭的麻烦了。幸好她的女儿悦悦不仅像妈妈一样聪明爱读书,而且也爱做饭,可以给爸爸做好吃的,弟兄姊妹也热心给冬建传道送饭菜。我不会做饭,只能遵行彭红师母在今年春季“灵修操练”这门主日学课程中的教导,天天坚持给耶稣写信,常常祈祷: 愿主亲自安慰冬建传道和悦悦, 圣灵将十字架的爱浇灌在他们心里,经历受苦基督的安慰,也借着跨教会弟兄姐妹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心,让我们一起盼望荣耀基督的再来,一起期待和彭红师母再相会。 作者简介:邱玲

2023回顾与展望

2023年 11月 发表日期: 11/2023 作者:齐一仁                正值感恩季節,回顧神賜給北堂的恩典真是數說不盡。                感謝神,賜下饑渴慕義的心給會眾,每週日的敬拜都可以感受到弟兄姊妹用心靈與真理來敬拜神的火熱。但是,我們應當保持謙卑的心,繼續積極的渴慕認識神,因為,按照主耶穌在《马太福音13:12》的教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当我們展望明年,我們認為我們對神的認識仍然不足。神是義的本體,是義的本身,而我們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具有義的形象的受造物。因為我們擁有義的形象,所以,我們會有對義的渴求與嚮往。而主耶穌就是那義者,那義的本體。因此,主耶穌說: “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飽足。” 我們對義的渴求其實尚在開始的階段,因此,我們在2024年的主題仍然是「饑渴慕義,活出基督」。懇求主耶穌按照他的應許,當北堂弟兄姊妹有了饑渴慕義的心,主就還要再加添給我們對義更深的渴慕,使我們可以經歷更深的屬靈的飽足;也懇求主耶穌的幫助,讓我們內裡的義的形象能逐日彰顯出主的公義,聖潔,慈愛的美德。(《弗4:24》)                明年除了在信徒生命方面繼續追求饑渴慕義之外,我們也尋求神的旨意,在建造 “家庭中心”二期的擴建工程上,尋求神的引導。若是神的帶領,求主賜給弟兄姊妹有合一的心,有同樣的心思,同樣的意念,為了下一代年輕人聚會場地的需要,為了教會各樣事工的需求,一起同心來建造聖殿。懇求神按照祂所應許的,當我們同心饑渴慕義、活出基督,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時,就求主的心、主的眼看顧祂的教會。《代下7:15-16》:“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 “ 阿门! 作者简介:齐一仁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