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Tag 2023

以色列事工代祷信

2023年 3月季刊 发表日期: 3/2023 作者:吳徐南珏師母           六月底離開德國的時候,科騰的同學們租車送我到柏林。路上與我聊了很多,大家都清楚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在科騰四年,但奇妙的是這次分別時,大家都沒有那麼難過,而是充滿感恩。           暑假過得緊湊但平靜,九月再度出發上新工場。這次是三人的團隊,包括我本人和吳牧師以及郭少紅姐妹。           在以色列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這裡的天氣、語言、鄰居的交往、教會的配搭、上超市買東西、問價錢、開車、不同的交通習慣、汽車加油等等,幾乎每一件事情都是新事物,都是新的挑戰。           目前接觸有五所大學(比我們來之前所知道的三所又多出了兩所),校區分散,中國學生不多,基督徒學生更少,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是開始新事工。           但感恩的是:來之前神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中心的住處、汽車、當地的華人教會同工,和許多弟兄姐妹的代禱。兩個月下來,在生活上已經漸漸上軌道了,但仍然有許多的挑戰要面對。       請多多的在禱告中紀念:同工同心配搭;有智慧與人相處;身體的健康;家人的平安!  作者简介:吳徐南珏師母

感恩代祷信

2023年 3月季刊 发表日期: 3/2023 作者:許榮芳 親愛的牧長、弟兄姊妹們平安:           八月初我們兩個人都感染了新冠,雖然榮芳因呼吸困難上了急診,感謝神的保守,並不需要留院隔離治療,兩個星期後順利地上飛機回美。 神不誤時,無盡的感恩,讓我們仍然能如期地參加了女兒八月底的婚禮,也跟家人有幾個星期美好的相聚時光。           九月回來德國後,開始《啟發課程》的預備及進行。這是疫情之後重新開始的固定週五實體聚會。啟發小組的九位同工們也都盡心竭力地擺上,從飯食的預備、招待、破冰、詩歌、小組討論,到每週不同主題的美食及邀請卡的設計,大家都同心禱告,發揮恩賜。我們的神是常常做新事的神,帶領我們一起走一條我們沒有走過的路。“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詩2:11)是團隊的寫照。感謝神在中秋迎新時接觸到一些新同學。《啟發課程》開始後,第一次有九位參加,第二個星期有十三位同學參加,有些是第一次來了之後,把其他同學也帶來。位於曼海姆市區的福音中心,充滿著飯菜香、歌聲和笑聲。每次課程的進行大家都很專心,分成小組討論時大家雖有不同的背景,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層次不同,有些說是無神論者,有些則是對每種宗教、哲理都感興趣。即便如此,雖有挑戰,想起“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做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 彼前3:15) 懇求聖靈在人心動工,尤其在課程漸漸進入信仰核心時,這些同學能放下心中先入為主的包袱,思考人生的問題時能看到人的有限、人的罪性、罪行,在看似絕望無助的人生中,認識福音真理,接受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盼望。           九月底榮芳有機會到海德堡華人教會服事,二十年前靜美第一次到德國短宣就是到這裡。教堂依舊,門前的老樹仍忠心地站立著,教堂裡面的大窗及擺設也依稀記得,但弟兄姊妹的臉孔卻是陌生的。從來沒有想過二十年後會再回來這裡服事。感謝神讓我們再次地被提醒,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呢?“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 詩90:12)           十月中靜美主持一個曼海姆教會兒童主日學老師的實體培訓。當教會成員结构從學生、職青、到家庭,神也賜福生養眾多,我們需要培育敬虔的後代。 其他團契的弟兄姊妹知道後,也表示有極大的需求。這也說明目前華人第二代在迅速發展,教會兒童事工不容忽視。很多家長關心也心急如何能幫助孩童認識神,在神的話語上學習,因為這是孩童的黃金期,可塑性高,每個孩子都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獨特的,具有發展潛能,並需要耶穌救恩的個體 。這次的培訓也讓弟兄姊妹對兒童事工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在師資團隊中委身、學習,不輕忽能服事孩童的機會。縱使辛苦地擺上,且不是馬上看到成果,就像是造房子時打地基的工作,需要時間、耐心,之後一步一步地建造,直到完工。主耶穌說:“願意做在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身上了。“ ( 太25:40) 求神紀念弟兄姊妹那願意擺上的心! 感謝神能藉這樣的培訓來裝備、激勵老師,一起為兒童事工來夢想,為孩子們能聽信福音,智慧、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的心都一起增長禱告。           到十月底我們就整整來德國一年了,生活上、服事上、學習德語上雖有挑戰,但感謝神的保守,帶領我們更加謙卑地仰望那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突破難關,繼續向前邁進。 我們的代禱事項:1. 十月底德語B1 的考試2. 《啟發課程》的進行,福音真理藉著討論能進入人心,第一期預計在十二月初結束。3. 教會兒童主日學老師的靈命成長和委身,並兒童主日學的蓬勃發展。 以馬內利 榮芳、靜美 敬上 作者简介:許榮芳

飢渴慕義,活出基督

2023年 3月季刊 发表日期: 3/2023 作者:齊一仁牧師 回顧2022年,一開始的時候,教會仍處在疫情之中,教會中弟兄姊妹感到彼此疏離,孩子在家中也感到苦悶難當。感謝神,透過大家一起對“愛神、愛家、愛教會”的實踐,我們看到教會恢復了屬靈大家庭的溫暖:聖誕夜四百多人聚會來慶祝耶穌的誕生,2022年底,青少年冬令會有五十多位青少年在一起親近神,教會財務也從赤字轉成結餘。回顧所有這些成就,我們都要將感謝歸給我們的神! 今年,神要我們一起學習甚麼功課呢? 世人所關心的是地上的國度,所關心的是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中國疫情全面爆發、中美競爭、俄烏戰爭持續等等。但是,我們所關心的是天國的事情,我們所憂慮的是全球世俗化的加劇、物慾橫流、貪愛錢財、放縱情慾、性別混淆、族群對立、暴力升級、任意放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我們感到,這是一個迫切需要福音真理的世代,也是需要看到一群人,認真地活出基督的生命榜樣,經歷言語與行為的真實改變,在神的手中成為神改變世界的教會,這就是今年我們北堂的負擔! 我們非常關切現代人心的首要問題,那就是世人都患了“靈性枯乾”的疾病,病況極其嚴重,自己卻還不知道!或許你會問:甚麼是”靈性枯乾”的疾病?  症狀是甚麼? 要如何對症下藥呢? 這病好了後,會有甚麼好的表現呢? 靈性枯乾 甚麼是靈性枯乾? “靈性枯乾”的成因,是因為神造人的時候,不但賜給人物質的身體,身體裡更有靈魂。人有灵魂,所以,不能單單靠著物質來满足人的需求。物质可以满足身体,却无法满足心灵。因此,有人虽然物質样样都有,卻仍然會覺得一无所有。所罗门王,一位拥有世上最多智慧、权力、财富的人,在他年老时卻說:“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傳1:2-3) 他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生活、勞作、存留,若離開神,只凭自己追求人生意义和满足,结果就是虚空。 許多人認為,人生在世,寻寻觅觅、忙忙碌碌,为的是追求快乐与满足,但结果卻是一场空。《传道书》最后一章是作者回望人生、参透人生后,得出结论及劝告說:“你趁着年幼(年轻),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12:1)人必须归回真神,投靠耶稣方能得著心灵的平安與满足。法国哲学家帕斯卡(Pascal)亦曾如此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有一上帝制成的空间,此一空间,除非造物主借着耶稣基督能填满外,永远是空的”,這就是”靈性枯乾”疾病的成因。 “靈性枯乾”會有那些症狀呢?人的靈魂飢餓了、枯乾了,會出現甚麼症狀呢? 首先是遇到困難,就會逃避、抱怨、煩躁不安、責怪他人,怒氣無法控制,甚至使用暴力;或是逃避問題、躲在家中、憂鬱沮喪。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對人失去愛心,不願意饒恕別人的過犯,內心沒有平安! 其次是,人會去找各種偶像,用有形與無形的偶像,來填滿內心的虛空,反過來卻造成更多的空虛、懼怕與無助。所以,看看你的靈性枯乾有沒有成陽性? 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是問問自己: (1)你有沒有對人失去愛心、失去耐心? (2)你有沒有忽略靈修生活? (3)你有沒有開始缺席主日崇拜? (4)你有沒有對罪惡開始妥協、開始說謊話? 靈性飽足 如何醫治“靈性枯乾”的疾病呢? “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太5:6) 飢餓與乾渴是人本能的需求,人在飢餓中的反應是很難受的。同樣,靈魂乾渴時,會極度渴求靈魂的食物,想滿足靈魂的需求,否則就會出問題了! 甚麼是靈魂的食物? 靈魂的食物,顯然不是物質的食物,乃是屬靈的食物。聖經說,神是個靈,只有神自己可以提供靈魂的食物。靈魂最甘甜的食物,就是神與自己的同在、神的寶貴話語。《詩篇》42章1-2節: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 有一個冬天晚上,我從教會回家,經過Buice Rd,都要特別小心,車開得特別慢,因為經常有鹿群會竄出來,越過馬路。原來,路對面有一個蓄水池,這群鹿每天都要來這里喝水,而且是喝大量的清水;不然,鹿就会感觉到自己如同“死了”一般难受。同樣,我們被造、有靈魂,就要親近神,而且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親近神、享受神,我們的靈魂才會感到飽足。 《詩篇》63章裡也如此說: “1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3 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4 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你,我要奉你的名举手。 5–6 我在床上记念你。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你。” 讓我們晚上最後的一個思想,早晨的第一個思想,都渴慕主的同在吧!對主說“晚安,早安”,整日整夜讓主同在的意念,充滿我們的心。 彭紅師母曾說,當她每夜凌晨胸痛無法入睡、半臥在沙發上時,就是靠著默想主的同在,來度過漫漫長夜的。我們的靈魂不但需要神的同在,更需要神的話語來餵養我們的靈魂。《阿摩司書》8:11…

恩语 (2023年03月)

本期简介: 今年的冬天无雪,却寒风阵阵,吹得人心忐忑:中国父母亲友“阳”过、病危、甚至病逝的消息频传;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大地震,一周之内死亡人数已超过三万人。在流泪祷告后,我想起基督再来的预兆之一就是地震,主也如此应许:“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包括19亿穆斯林、14亿华人、11亿印度教徒)做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马太福音24:14)        北堂2023年的主题是“饥渴慕义、活出基督:真理、爱心、谦卑、事奉”。齐牧师在“牧者的话”中,鼓励我们立下新年新的灵修计划,定时、定点、定量,或组成灵修小组,彼此鼓励,跟从耶稣的榜样,默想圣经,操练祷告,得到灵性饱足;并在各种毁谤和嫉妒中,在忙碌和疲惫中,仍然效法基督的谦卑,活出爱心服侍的生命、言行一致的生活。        “宣教无国界”里,借着3月17-19日的宣教年会日程表,重温“教会的使命 宣教”;让我们期待《欧洲校园事工》(ECM)张惟中牧师一连三天的讲道,也借着ECM一连三篇宣教士的分享:德国的感恩代祷信、以色列事工分享和传福音的“启发”课程,看到他们一次次经历神的带领,也一次次被神奇妙的作为感动和激励。        “主内生活”里,Richard推荐《A powerful resource for all at ACCCN》,提供丰富的免费视频资料(RightNow Media)给所有饥渴慕义的人;洪嘉伶姐妹勇敢见证《从苦难,到欢笑:我的重生之路》,经历痛苦的童年和破碎的婚姻,却因奇妙大能的救主,以饶恕取代遗弃,以真爱取代失望,以为主做工取代追求世俗。        “感恩见证”里,受洗的弟兄姐妹年龄各异,经历不同,但都述说被主降服的故事,学习正确的祷告,感谢赞美同一位救主。万民的见证也不断显明:主再来的日子近了,神公义的审判近了,荣耀的基督国度也临近了!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Skip to content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