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Tag 邱玲

久旱逢甘霖

暑假,北堂鼓励各个团契献诗,崇拜执事孙厚大哥在提多团契同工群里提议用新心音乐诗歌《耶和华果然成就大事》。我虽然喜欢这首歌,但天生喜新厌旧,刚听了新心音乐会的一首新歌,就忍不住跃跃欲试。

心灵的更新

昨晚,北堂举办新心音乐会。我的心在敬拜赞美中不断被更新,好像绵绵的春雨不断更新万物。从快乐赞美主开始,我们和周围的人握手,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同感一灵。

不能忘怀的两幅图画

2023年 12月 发表日期: 12/2023 作者:邱玲 10/28/2023 邱玲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认识彭红师母,好像从2007年受洗之后,就开始上她教导的主日学。她讲解《圣经》声音轻柔,又有从心里而发的力量,温柔而坚定,可亲又可敬。 记得在教导“永生之路”的主日学课程上,彭红师母曾经给我们看过两幅图画,一幅画是主耶稣荣耀升天,另一幅画是主在十字架上痛苦受死,她建议我们把这两幅画记在脑海中。我当时不太明白,如今我知道了她的心意,因为这是主在《圣经》里的应许,已经成就在她身上:与主一同受苦的,也必与主一同得荣耀。 2017年暑假,彭红师母邀请我参加三福同工团队,让我喜出望外,知道神回应了我的祷告,给我机会和弟兄姐妹一起传福音。从此,周六早上的三福祷告会,我常常和师母见面。她常用主的话勉励我们,一起为培训学员和探访朋友祷告,一起传讲永生的福音,一起分享收割的喜乐。 有时,我会打电话向她单独请教,不论是家里夫妻的矛盾,还是事奉工作的平衡,本来让我心里沉重的问题,因她耐心的聆听,智慧的劝解,甚至幽默的自嘲,都让我卸下重担,忍俊不禁。 我们两个的先生都姓郭,当我羡慕他们夫妻同心服侍主,感慨不知我先生什么时候信主,师母就分享冬建信主的经历,勉励我耐心等候神。2018年,当他们夫妻俩辞掉工作,决定去正道神学院读神学,在教会被牧长们差遣的时候,彭红在台上笑盈盈地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 我在台下也笑了,但心里知道她为冬建蒙召祷告了十多年,神真的聆听敬虔妻子的祷告,也激励我继续为先生祷告,不要灰心。 在加拉太团契急需辅导的时候,彭红和冬建回应我的邀请,来做过团契辅导,虽然时间不长,但反映出他们愿意放下自我,顺从神的呼召,实在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北堂急需传道的时候,彭红和冬建回应牧长们的邀请和弟兄姐妹的呼求,神学院毕业后回到北堂。她生病了以后,坚持写抗癌灵修日记,天天给主耶稣写信,激励了许多弟兄姊妹,特别她在 1/26/2022 日记中写道: “好几个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关心我、送吃的、为我祷告,是因为我配得么?显然不是的,而是因为圣灵运行在各教会中,借着我这个肢体的病痛,祂使全身活络起来,在爱中建造祂的教会!我们习惯于看到教会的不足,看到人的软弱,可是主提醒我,祂的教会是美丽的、可爱的,有祂的能力和话语在其中。” 今天,我很高兴看到华人圣经教会的弟兄姊妹也来到北堂,相信我们有同一位主、同一位父、同一位圣灵, 运行在我们心里,借着一起怀念彭红师母,一起哀哭,也一起得安慰,靠主的应许有永恒盼望,盼望有一天在新天新地里,我们再见可亲可敬的彭红师母,也永远与爱我们的神在一起。 彭红师母不喜欢做饭,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有一颗神奇的药丸,吃了以后就永远不饿,省了很多做饭的麻烦。她在《圣经》里找到了这颗神奇的药丸,因为主耶稣是生命的粮,让她在地上永远不饿,在天上也没有做饭的麻烦了。幸好她的女儿悦悦不仅像妈妈一样聪明爱读书,而且也爱做饭,可以给爸爸做好吃的,弟兄姊妹也热心给冬建传道送饭菜。我不会做饭,只能遵行彭红师母在今年春季“灵修操练”这门主日学课程中的教导,天天坚持给耶稣写信,常常祈祷: 愿主亲自安慰冬建传道和悦悦, 圣灵将十字架的爱浇灌在他们心里,经历受苦基督的安慰,也借着跨教会弟兄姐妹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心,让我们一起盼望荣耀基督的再来,一起期待和彭红师母再相会。 作者简介:邱玲

編後語

2023年 3月季刊 发表日期: 3/2023 作者:邱玲     今年的冬天无雪,却寒风阵阵,吹得人心忐忑:中国父母亲友“阳”过、病危、甚至病逝的消息频传;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大地震,一周之内死亡人数已超过三万人。在流泪祷告后,我想起基督再来的预兆之一就是地震,主也如此应许:“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包括19亿穆斯林、14亿华人、11亿印度教徒)做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马太福音24:14)        北堂2023年的主题是“饥渴慕义、活出基督:真理、爱心、谦卑、事奉”。齐牧师在“牧者的话”中,鼓励我们立下新年新的灵修计划,定时、定点、定量,或组成灵修小组,彼此鼓励,跟从耶稣的榜样,默想圣经,操练祷告,得到灵性饱足;并在各种毁谤和嫉妒中,在忙碌和疲惫中,仍然效法基督的谦卑,活出爱心服侍的生命、言行一致的生活。        “宣教无国界”里,借着3月17-19日的宣教年会日程表,重温“教会的使命 宣教”;让我们期待《欧洲校园事工》(ECM)张惟中牧师一连三天的讲道,也借着ECM一连三篇宣教士的分享:德国的感恩代祷信、以色列事工分享和传福音的“启发”课程,看到他们一次次经历神的带领,也一次次被神奇妙的作为感动和激励。        “主内生活”里,Richard推荐《A powerful resource for all at ACCCN》,提供丰富的免费视频资料(RightNow Media)给所有饥渴慕义的人;洪嘉伶姐妹勇敢见证《从苦难,到欢笑:我的重生之路》,经历痛苦的童年和破碎的婚姻,却因奇妙大能的救主,以饶恕取代遗弃,以真爱取代失望,以为主做工取代追求世俗。        “感恩见证”里,受洗的弟兄姐妹年龄各异,经历不同,但都述说被主降服的故事,学习正确的祷告,感谢赞美同一位救主。万民的见证也不断显明:主再来的日子近了,神公义的审判近了,荣耀的基督国度也临近了! 邱玲 作者简介:邱玲

编后语

2021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1 作者:邱玲 春去夏来,疫情好转,北堂重启,停车场旁草木葱茏,我们的希望也渐长。《恩语》八月刊里,齐牧师在《牧者的话》里谆谆教导我们如何“用爱心说诚实话”,最重要的是穿上基督的工作服,谦卑有爱心;而6/27日蓝奕刚传道的差派礼答谢词,见证神的仆人必要穿上基督的工作服。他和妻子丽娟在北堂服侍21年,又在《基督工人神学院》毕业后,被差派到母堂传道。愿他们推动跨教会合作,亚城众教会同心荣耀主名。 《宣教无国界》里,在《正道神学院》学习的彭红姐妹从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看见比约伯更大的信心,也鼓舞了我对北堂复兴的信心,期待她和冬建回到北堂,我们一起更加认识使死人复活的神。使者同工阿Ben热心关爱独居的学生,又联合亚城各教会发起“家门口的宣教”,见证《父做事直到如今》;而欧洲的宣教士们也一起见证:疫情期间,全地的主和祂的门徒们从未停工! 《松柏团契》20周年感恩见证里,力珊姐和同工们劳心劳力,展开团契跨时空回顾的七彩画卷,又加上20篇灿若星辰的个人见证,如齐师母殷殷勉励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篇可歌可泣的人生乐章⋯⋯。我们希望可以从老人家的人生故事和感恩见证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属灵的宝藏”,也把这些恩典故事当做传家宝,代代相传。 愿弟兄姐妹都连于北堂的元首基督,以爱心说诚实话,穿上基督的工作服,谦卑温柔,恩慈忍耐,彼此宽恕,彼此相爱,归荣耀于我们天上的父! 作者简介:邱玲

编后语

2022年 3月季刊 发表日期: 3/2022 作者:邱玲 莱特在《宣教中的上帝》一书的中译本序中指出:“宣教不是我们的,宣教乃是上帝的 … …; 宣教不是为了教会而设的,教会是为了宣教上帝的宣教而设的。” 从世界各地和本地的感恩故事中,让我看见宣教中的上帝在疫情期间所做的新事:《万国团契》弟兄姐妹们勇敢走入家门口的难民社区,通过跨教会同感一灵的美好配搭,把握时机,走出跨文化宣教的新步伐;《欧洲校园事工》的两个团契转型为教会,传福音的星星之火在德国点燃,盼望复兴之火可以燎原,从德国到欧洲,从华人到万民;《基督使者协会》的阿Ben 回到马来西亚,仍然马不停蹄在东南亚各国访宣,甚至深入危险地区,聆听宣教士吐苦水,也和他们一起数算神的恩典上帝宣教的故事难以胜数。新的一年,北堂能写什么新故事呢? 2022年第一次主日讲道中,齐牧师不仅阐述主题“爱神,爱家,爱教会”,而且提出未来十年的异象,建造北堂成“以宣教为使命的教会”。神也赐给北堂三位新传道和长老,和牧长们同心合意带领教会,借着彭红师母的抗癌灵修日记,激励弟兄姐妹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 我祈祷:今年的宣教年会,神借着曾在穆斯林中宣教多年的黄光赐牧师,发出旷野的呼声,让我们一起关怀18亿的穆斯林,甘心顺服圣灵,回应主的呼召,勇敢走出舒适区,书写北堂宣教的新故事。 作者简介:邱玲

编后语

2022年 8月季刊 发表日期: 8/2022 作者:邱玲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两年半,让各国人民身心疲惫,核酸检测、飞机延误成为新常态。如果神允许这些事发生,祂在做什么新事呢?        在“牧者的话”中,学生传道Sion牧师在《新冠疫情中认识神的美意》中,引用《路加福音》24:36-53中复活的耶稣与门徒相遇的故事,邀请我们“继续阅读、查考和默想圣经”,让复活的主转化我们的生命,将我们心中的怀疑、悲伤、不信和恐惧转变为敬拜和大喜乐。        “宣教无国界”里,张路加牧师在《我知谁掌管明天》中,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张力,呼吁我们“当有正确的‘心态、确信和行动’,做一个响应神呼召的人。”ECM魏文婷分享《门徒训练》的心得,建议教会的老中青三代配搭,“强调陪伴胜于教导。因为生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常常不是说出来的言语,而是活出来的样式。”ECM 蔡颂辉牧师、使者传道阿Ben、三福同工们,以及参加暑期短宣World changer的青少年以不同形式,实践了主的大使命。        “主内生活”里,彭红师母的《抗癌灵修日记》激励我们从《启示录》中看见新天新地的盼望,陈华弟兄在《三声叹息》中看见神的慈爱和主权,张琴姐妹在鬼斧神工中吟诗颂主名。在信仰的旅程中,有进入“断、舍、离”《人生的下半场》,有回顾曲折的《“信”路历程》,还有《成“公”的“孙子”兵法》,冯欣、田玲夫妇分享了第三代信仰传承的使命和实际可行的兵法。        “感恩见证”里,最近受洗的七位青少年、三位老人家共同述说天父的丰富恩典、主耶稣的真实可信、教会弟兄姐妹的爱,和神永不改变的应许:“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愿舍己爱人的主激励我们跨世代、跨文化关怀,让真理更新文化成为新常态,在多变的世界中荣耀永恒的主! 作者简介:邱玲

编后语

2022年 12月季刊 发表日期: 12/2022 作者:邱玲        北堂2022年的主题是“爱神、爱家、爱教会”,神就是爱,在祂完全的爱里没有惧怕。在疫情反复不定的时候,主日聚会人数日益增多,团契实体聚会也渐渐恢复;不仅老朋友陆续回到教会,让人感恩,而且每周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牧者的话”中,郭冬建传道更新心灵鸡汤,根据圣经告诉我们:《人生可以重来》 ,“因为人可以重生”。“盼望我们基督徒,不要只是说:‘我重生了’,而要活出重生的生命!”        “宣教无国界”里,母堂Cindy姐妹为《亚特兰大家门口跨文化宣教》献上感恩,鼓励弟兄姐妹“把握时机”,关怀难民,忠心祷告,积极参与跨教会的穆斯林宣教。无独有偶,宣教士Roger Lam分享平安的祝福和他亲历穆宣的感悟:《穆斯林如何成为耶稣的跟随者?》因为他们从三方面看见神的爱:在家里读圣经被圣灵感动,在营商宣教中认识基督,但最有影响力、也最困难的是:基督徒活出基督的爱,以生命影响生命。        “主内生活”里,北堂诗班报道《飞舞的旋律、让赞美飞扬》,回顾10月1日联合诗班《重生、得救、盼望》音乐布道会,见证分享因着爱,传道呼召传扬爱,寄语展望包含爱。同时,弟兄姐妹的爱心在认识神的知识和见识上增长,深度思考《耶稣为什么行神迹?》,欢然读圣经和基督生平,热心参加主日学,结伴同行实践真理,《在彼此相处中活出福音生活》,减少冲突,彼此接纳,彼此饶恕。        “感恩见证”里,最近受洗的六位弟兄姐妹,述说不同的恩典故事,感谢赞美同一位主。愿我们因着十架爱,活出重生的生命,在2023年“饥渴慕义,活出基督”! 作者简介:邱玲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Skip to content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