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21.cc kra23.at kra36.cc

《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生命與工作的傳承

2023年 6月 发表日期: 5/2023 作者:张惟中        神對ECM的呼召是服事學生年輕人,以親情陪伴他們成長,然後交棒給他們。這是基督信仰的傳承,正是「大使命」的實踐,如耶穌所交代門徒最重要的事:「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 大使命就是傳承        大使命告訴我們四個「完全」,「All」:       以所有的人為對象,All People       基督所有的權柄,All Authority       基督所有的吩咐,All Teaching       基督完全的同在, All the Time        基督以這四個「完全」向我們委身,也要我們用同樣的態度和方式向祂委身,也完全委身給我們所帶領的人。這就是「傳承」的意思,好像一個父親,將他一生所有的財產、事業、生活經驗,交給他的孩子;又像一個師傅將一生的絕學,傳給關門弟子。    …

祂的手

2023年 6月 发表日期: 6/2023 作者:陈巍 我要归荣耀给神,感谢祂温柔的牵手相伴。   去年对我和我先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各种状况无缝衔接的发生,使我们这个小家庭身心疲惫,无力招架。   这样难过的时候,我一边紧握经文一边流泪不解:“神啊,你怎么就不管我了呢?”就像王国分裂时的以色列百姓,我心里的偶像比比皆是,叛逆不由自主。困难打得我动弹不得。我求神抓住我,别丢下我,因为我已经没有办法伸手做任何事了。   然而,神信实的爱我从来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祂说“不要因为这大军恐惧惊慌,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代下20:15)”神啊,你的话语是看得见的手,哪怕是灵命低谷的时候,你也一定让我知道,你一直都在,从未离开。你的爱自始至终长阔又高深。你未必回答解决我的所有问题,却不断彰显你自己的属性,提醒我“甚至在不明白上帝隐秘的行事方式之时,我们仍可以安歇在祂至高无上的主权里”(BSF学习资料)。   BSF每周的课程学习就像神看不见的另外一只手,每一个问题每一次讨论虽没有标准答案,却都是与神亲密的相交,滋润灵命于无声之间。神哪里不知道我灵里的起伏,祂怎会不知道我需要如何的帮助?于是,祂借以利亚使我知道祂的奇妙大能,通过何西阿领略到祂宽恕的大爱,在以赛亚书中一窥祂至圣的荣耀和要来的确实的盼望。祂使耶利米陪我哭泣,让哈巴谷与我一同仰天发问。每周哪怕只一句话,一节经文,一次分享中带来的感动,都是祂牵着我走出那段日子的见证。   回头看时,似乎想不起多少;   静下心来,却能看见你如父般的微笑。   感谢主,你的爱给了我底气,荣耀赞美归给神。   作者简介:陈巍

我的见证 (杨多立)

2023年 5月 发表日期: 5/2023 作者:杨多立 彼前团契 杨多立 我是中国大陆来的,因为从小在无神论的环境里长大,所以对基督教的认识一直很少。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父亲出生贫寒,读了几年私塾,爷爷就让他回家种地,认为他只要会算个帐,认得自己名字就行了。但是,我父亲不甘心,一直在半工半读,先读了不需要交学费的长沙师范,又考上了湖南大学。在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决心投笔从戎,又报考了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六期交通科读了两年之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取官费留学,学成回国后即参加抗战。我的母亲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中学读的是教会学校,对基督教有一些认识,但不知她是否信教?因为她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当时的政治环境让我的父母都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被批斗、被劳教。父母亲因种种原因留在了大陆,让我从小就一直背着“家庭出身不好”的沉重包袱,觉得前途渺茫。自卑的我一心只想把学习搞好。但即使成绩优异,也看不到出路。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很多次运动,包括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下乡等。我是六六级的高中毕业生,当时毕业考都巳经过了,也通过体检,只差升学考了,大学正在向我们招手的时候,文化革命开始了,学生都停课闹革命。我们不仅不能考大学,白白担误了三年,还要到云南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地区当知青。我们六届中学生,从初一到高三,全部都必须下乡当知青,如果不下乡,就没有粮食户口了。读初一的妹妹也和我一起下乡插队,因为没书可读,初中只读了一年,就成了知识青年。当时,我觉得前途无望,一辈子只能呆在农村了。幸运的是,三年之后,我被招进工厂当了学徒,第一年每月15 元,第二年每月17元,第三年每月19 元,整整干了三年学徒,1974年起,每月才有36元可拿了。 1977 年,终于恢复高考了。但是,我刚生了女儿,又因出身不好,不敢报考,1978年,我终于鼓起勇气,悄悄报考了,不敢告诉工作单位,怕考不上,还会因此丢饭碗,丢了36元的月工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再強调家庭出身,巳有两个孩子的我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还被当时的报纸报道过。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大学教书,也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教授,但我依然是无神论者,也不参加任何党派和组织,无论什么事情,都觉得只能依靠自己。 最高兴的是,我的两个女儿顺利长大,她们读完大学和研究生以后,21 世纪初前后相隔一年出国。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基督徒,因此我也接触基督教很多年了。从2012 年始,我每次到美国来,都会跟着女儿一起参加主日崇拜,参加姐妹会活动,但说实话,我对基督教的了解仍然不多,没有往心里去,住半年就回国,与信仰基本脱节。记得2017年在尔湾,小女儿教会的两个姐妹来找我,开门见山就问我:你承认你是罪人吗?我心想,我又没做什么坏事,一直诚恳对人,怎么就成了罪人了?因为我不接受,就不想跟她们聊了,她们再说什么,我也听不进去,后来不了了之。但是在国内,我亲眼看到我同学的儿子从酗酒、打架斗殴、被关押,直到信教以后的改变,我同学在儿子的改变中也得到了平安喜乐,成为教会的活跃分子。我有几位高中、大学同学信教后,跟我也经常在一起谈心,让我慢慢对基督教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2019年,我和几个高中同学到土耳其旅游,到了以弗所,还到了洞穴教堂,非常令我震惊,简直难以想象:那时这些基督徒在洞穴教堂里的艰苦生活,虔诚的信徒在洞穴教堂里绘制的壁画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支撑下去啊?现在,我们都要靠铁制的楼梯上上下下,不知道当时他们是怎样开凿出这些洞穴,并且把它弄成一个个如此神秘、神圣的教堂?如果没有神的指引,简直太难了! 2021 年3月,我和知青朋友一起到云南的怒江大峡谷玩。这里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过去一直很穷,他们连汉话都不会说,很多地方都是刚修通的公路,但是一路走过,让我感慨万千:因为在如此偏僻的角落,居然村村寨寨都有基督教堂。在有些村里,现在都还有传教士的墓地。他们不远万里、艰难徒步来到这里传教,是出于一种何等神圣的力量啊!我不由得感动和敬佩他们,也给了我想要靠近神的渴求,想得到神的眷顾。在云南很多穷乡僻壤,甚至麻疯村—这种大家不敢去的地方,都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教士去传教!现在,云南富民小水井的苗族唱圣歌特别出名,简直可以说唱响全世界,也是近百年以来,当地一直有教会的原因。他们的生活依然很穷,但是看起来很自信、很满足。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让我觉得不信神、不靠近神是错误的。信神不在乎早晚,也不在乎年纪大小,我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觉得没有必要了,不信神,对于我是损失,必须早点相信神、依靠神! 同时,我也亲身体会到:两个女儿信教以后,变化很大,更有爱心了,也更喜乐了,对生活充满信心。小女儿的两个儿子都已受洗,並且一直在教会的英文堂弹吉他、唱圣诗,每个星期到教会,巳经成了习惯。大外孙到伯克利读书后,星期天还带没有信教的同学一起去教会。有一次,小外孙报名参加短宣。当时,他巳经咳嗽很厉害了,还要到墨西哥很穷的地方去宣教,我就建议别去了,但他还是坚持去了,结果回来后,咳嗽更加严重了!这次,大女儿的女儿——我的外孙女和我一起在北堂受洗,真是很巧,也是很开心的事,相信这是神的旨意和安排!和我们一同受洗的,还有女儿的闺蜜小燕,令我非常高兴!另外,我有个发现,在教会里长大的孩子特别纯朴、有爱心,乐于无私奉献,把娃娃放在教会里,一切都交给主,大人就放心了,也省心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三年多的疫情,让我明白了生命是脆弱的,人是渺小的,不堪一击。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外在的世界,在疫情的蔓延之下,都只能疲于奔命,天天做核酸、戴口罩,整天怀疑这个人是不是阳了,怀疑那个人是不是密接者?天天神经兮兮的,过着担心的日子。每天早上起来,就看微信:这里多少人感染了,那里多少人感染了?一下子忙于抢购大桶的油、大袋的米,一下子忙于囤积各种肉罐头、腊肉、香肠,以及各类蔬菜、水果,等到东西都买了,又担心吃不完,看着塞得满满的冰箱发愁,每天都在无穷无尽的担心之中过日子。这次到了美国之后,我决心信靠主,在尔湾决志后,觉得心情很好、很放松,整天都很开心,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存款啦、医保啦、我的这东西、那东西啦……,管他的,把一切都交给主吧,自己好好享受生活,享受主的大爱,才是最好的,相信主、依靠主就好啦,不必为一点小事烦恼,也不用为那些原来觉得委屈、感到受伤的事情来影响自己的心情。我愿意把重担交托给主,从此靠主蒙福。基督徒的信仰之旅,就是认识神、并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依靠上帝、接受上帝,在圣灵的关怀中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在主的感召下,我决心受洗,认真悔改,离开罪,归向神,回应圣灵的感动,接受神的呼召,从而得到从神而来的能力。接受耶酥基督的恩典之后,我也要记得上帝的教导与作为,把上帝的话传开去,让更多人得到主爱。                           在我信主的路上,我得到了许多弟兄姐妹的关爱和鼓励,非常感谢大家,因为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特别谢谢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弟兄姐妹:在加州尔湾,我刚从国内过来,就参加了Makalu长老每周日的主日学,从而对圣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鲁长老的指导下,好多不明白的问题得到解答。到亚特兰大以后,我又参加了万浩老师担任主讲的受洗班,通过三个月在受洗班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信主、依靠主的信念。同时,我还参加了阎浮姐妹的“爱学习”小组。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阎浮姐妹每周四晚上都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分享,更增进了我对圣经的理解。 当然,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两个女儿,她们一直都很盼望我能早点信主,把自己交托给主,活在信心、盼望与主爱中,生活有目标、有平安、有喜乐。我信主,是两个女儿最喜乐的事, 也是我自己最喜乐的事。 作者简介:杨多立

以夏天之名 (含音频)

2023年 6月 发表日期: 6/2023 作者:朱临湘 In the name of summer  Lyrics & Music by Lixiang  Love’s melody singsAs fish dance in the streamWith harmonies that bringIn April’s earthly embraceYou found love’s graceBeneath the paulownia treeIn the name of summer’s embrace…

Jesus: the Wonderful Counselor 

2023年 5月 发表日期: 5/2023 Author: Paul Hilgendorf I come from a family that was economically well off, but we weren’t all that happy; as a teenager, I could tell that my parents were not very fulfilled in their lives. Since…

神赐我化了妆的祝福

2023年 4月 发表日期: 4/2023 作者:申兆菊         我叫申兆菊,大家都叫我菊子,2005年受洗信主。         我家有四个孩子。先是老大被学校评估为语言发育迟缓,从四岁到八岁一直上语言矫正课。老二在三岁时也开始上语言矫正班。2013年那一年他五岁,被诊断为亚斯伯格症(自闭症谱系的一种)。同年,才三岁的老三也被诊断为轻至中度自闭症。老四在四岁的时候被学校评估为多动、发育及社交迟缓。这四个孩子,在外人看来,聪明帅气,健康活泼。如果是在中国,除了老三可能会有相近的诊断外,其他几个都应该属于活泼好动的正常孩子。         当得知几个孩子的诊断以后,我感觉命运突然翻转,一下子变成了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就象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突然家道中落,被迫送到少林寺去学功夫的小朋友,每天边哭边练功。哭,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练功,是因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读书读到博士,本来有个薪水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工作。我做得虽不好,却从来没想着改变,因为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觉得这样挺好。2013年命运的翻转,让我感受到巨大压力。四个孩子在财务和时间上都给我极大的挑战。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们,我下定决心,彻底转行,进军房地产行业。现在回过头看,我的这几个有自闭倾向的孩子是神给我化了妆的祝福。进入房地产我才搞清楚,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好的事情是什么;才有信心安顿好孩子的情况,才有可能成立“真爱力量”非盈利机构,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跟我有类似情况的家庭,才逐渐开始把神给我的祝福转化成对他人的祝福。         自闭倾向主要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不擅长社交。这些表现其实不都是坏的。这些年来我逐渐地在社交上不参加不喜欢的活动,不见不想见的人,不说不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穿衣,吃饭,锻炼以及生活安排上,我也特意建立刻板的模式。慢慢地,很多事情都成了下意识的行为,不再烧我的脑、不再浪费我的精力。在兴趣爱好上,我采取断离舍的方法,把它们缩小到几乎没有,每天心心念念的只是房地产工作–我的收入来源,和自闭症孩子–我作母亲的责任。         经过十年磨练,今天的我如果去做专家评估,估计也成了有自闭倾向的人。而实际上我不过有意识地通过靠拢自闭症的方式由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更高效、更专注、更有能力的人。我觉得这些改变都是好的,都是蒙神祝福的。在改变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大量的爱、支持、感动和温暖。上帝的安慰和祝福,成为我生命中的亮光,而我是我四个孩子的亮光。从此我的生命中有了更多与人的链接和共情的能力。         我大女儿单纯善良,独立自主;现在大学专攻她心仪的医学绘画。想着她将来毕业后能养家糊口我就放心了。我二儿子懂事有礼,英俊帅气,立志要做商业飞行员。看他本身就具备优秀飞行员的素质,并且专注地朝这个方向努力,我心里也放松了。我最担心的是三儿子。他长像最周正,头脑最简单,心地最善良,只是不太会与人沟通。我看他会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做树屋、做庭院),也可能是出色的农民(养鸡、养鸭、种菜)。我再有意地朝这些方向推一推,说不定在余生几十年内,他也能术业有专攻,找到他自己的追求和生命的意义。我四儿子是蒙神祝福最多的那个,他本来内心敏感,争强好胜、聪明好动。经过我们家庭和学校、教会的老师共同配合,一起努力,把善良、爱心和同理心一点一滴地往他的心里灌输,久而久之他长成了一个贴心暖男。我看他前途不可限量。         我这四个孩子,应该都不会象别人小孩那样走寻常求学升职的道路。我不评判他人,只认定我孩子做的一定是她/他喜欢并擅长的,并且应该是能创造价值,能够谋生的。假如一切不如我愿,也没有关系。我只尽母亲的本分,只要人生没有结束,就都不是结局。有的人三岁就能看出是上哈佛的,有的人到了十四岁才发现好像适合做飞行员,有的人可能到八十岁才恍然大悟:我来世上走一遭,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会爱和接纳。每个生命都有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无论大小,都在神的掌控之中。         我分享我和我孩子的事情,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已经很多了,但希望更多。养好一个自闭症孩子,需要周围所有人的参与),是希望给我们这样的家庭更多的启发和盼望(应该可以的,慢慢努力,会看见方向的)。靠我们的接纳、尊重和配合,每个自闭症孩子都应该是这个社会的祝福。他们给我们正常人提供荣神益人,展示爱的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正在、即将是推动这个社会的科技、艺术、音乐、建筑等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我还希望在我们教会,在信仰上帝的弟兄姐妹中间引发共鸣,增进共识,推动交流。神是信实的,祂不会让我们受的试探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         我自己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 神的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 神的道路非同我们的道路。 天怎样高过地, 照样,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 8-9)。我们把吃好穿好,健康富足当作福分,天天求神赐予我们。但神对祂看中的人往往赋予艰难困苦,就像先知耶利米,一生未婚无子,孤独忧郁,悲惨可怜;遭鞭打,进监牢,下泥坑……甘心情愿地顺服神的带领,从一个羞怯敏感,胆小懦弱,不善言辞的人,成为一个悲天悯人,坚强勇敢,出生入死的先知,在《圣经》中留下了重重的两部书。         “从前风闻有祢,如今确实亲眼看见祢。凡事都出于祢的美意。“         我称颂耶和华的圣名! 作者简介:申兆菊

穿越风暴的信心之旅

2023年 4月 发表日期: 4/2023 作者:丁焱 2023年3月25日 提起风暴,也许没有人比约拿更有发言权了。神呼召约拿去尼尼微城,宣告即将到来的灾难,呼唤城中居民认罪悔改。为了逃避神的呼召,约拿却登上一条驶向与尼尼微城截然相反方向的船。神则兴起风浪,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约拿被一条大鱼吞到肚子里,濒临死亡的经历让他谦卑下来,呼求神的拯救和带领。同样,当我们试图逃避神的呼召、偏离神为我们所预定的方向时,神用我们生命中的风暴让我们回到祂为我们设立的轨道。风暴的根源,可能来自堕落的世界、属灵的征战、错误的判断,甚至神的管教。与约拿的情形相类似,神彰显祂的怜悯,将我们从风暴中拯救出来,并把我们带回正确的方向。回首过去的三年,北堂经历了建堂20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风暴,学生事工的同工们共同见证了神如何带领我们在风暴中走过这段信心的旅程!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三年前疫情爆发前夕。时任青少年主日学协调员的我,刚刚完成一季教学任务。《疫情居家令》发布时,春季主日学才开课两周,经过最初的混乱,当青少年主日学于 2020年4月恢复时,出席人数从60多人骤降到20多人。6月学生事工传道离职的消息,更是让我们倍感雪上加霜。《从青少年主日学出勤率谈起》这篇文章写于2020年6月19日 (发表在《恩语》期刊2020年8月),也就是教会为回应学生传道离职、召开学生家长大会的第二天。会议期间,有关学生事工各样活动的出勤率被屡次提及,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居家令发布之前有多少同工在主日学服事呢?平均五个人分别教五个班,他们必须连续教一个季度,整整13周。自在线教学开始以来有多少同工呢?两人,即学生传道和我。  传道离职,同工短缺,风雨飘摇之中的学生事工将何去何从?神啊,你在哪里?为何对我们的困境掩面不顾?茫然无措的我来到神面前反思,有一段经文不断在我脑中浮现, “…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利米书》1:10)” ,神显然想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祂的信息是如此强烈而明确。像约拿一样,一群青少年父母在风暴中谦卑下来,发出一篇告教会全体会众书,呼吁青少年父母和全体会众来到神面前认罪悔改(《恩语》期刊2020年8月)。我们呼求神,神便拯救我们。2020年秋季开学前夕,我们已经有3位老师和6位助教加入教学团队,师生比例是前所未有的高。 神使用风暴将我们带回祂的轨道和计划,那就是在祂话语的根基上建造和栽培。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们却并不知道,这些困难只不过是教会后来经历更大风波的前奏:三位长老离开以及主任牧师辞职之后那段艰难的时日,教会领袖们经历过许多深夜会议、激烈讨论和不眠之夜。尽管这些难处环绕在我们周遭,整个2021年,青少年主日学持续增长至平均30名学生和11名同工。每个主日,一群忠心的弟兄姊妹和我们的孩子们,不受环境的干扰,专注于神的话语。“基石”这首歌的歌词非常贴切地表达了我们当时的处境: “当黑暗似乎遮住祂的脸,我所依靠的是祂不变的恩典”,神是我们在暴风雨中紧紧依靠的锚。    2021年8月,回应英文传道辞职的危机,学生事工向全教会发起40天禁食祷告活动, “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历代志下7:14)。40天期间除了个人祷告外,我们周三聚在一起祷告并学习了一个名为“祷告的力量”的系列 。这六课系列的主题包括“如何在不可能的境地寻求神”,“使祷告有能力的三个条件”,“如何移除拦阻祷告的障碍”,以及“如何依靠神做信心的祷告”。 每周的祷告项目逐渐增加,使我们的心转向主,寻求祂的带领和引导。禁食祷告进行到一半第19天时,网上的祷告注册单遭到恶意更改和涂鸦,没有什么比魔鬼的攻击更能解释的了,这也表明我们的祷告是有功效和大有力的,敌人害怕了。禁食祷告40天结束时,信实的神带领郭冬建传道和彭红师母回到我们教会牧养会众,Sion牧师受聘成为学生传道的候选人,为此我们深深感恩并将荣耀归给神!   时间快进到4个月后的2022年1月,Sion牧师和我宣誓分别就任学生事工传道和青少年执事。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但感觉就像昨天一样。2022年学生事工有三大优先事项:1) 洗礼,英文堂近一年没有举办洗礼了;2) 多花时间与2022届高中毕业学生相处,这届毕业生有一半的高中时间在网上学习,他们的身、心、灵健康都处于沙漠化;3)重建青少年敬拜赞美团队,现有团队4人中有3人是应届毕业生,疫情期间,他们就像没有牧人的羊,流离失所。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来数算神的恩典: 1)英文堂举办了两次洗礼,共有13位青少年和青年受洗。 2)我们以毕业之旅和毕业生之夜为2022年应届毕业生祝福。他们中有12人参与暑期儿童圣经学校(VBS)服事,其中6人作为大学新生回到母会成为青少年冬令会的辅导员。 3) 青少年敬拜赞美团队不仅恢复周五团契中带领敬拜的服事,而且还参加主日崇拜的敬拜赞美。神是信实的,祂不仅信守诺言,而且丰丰富富地供给和加倍的祝福,超过我们所求所想。   如果说三年前我的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子,神让它发芽生长,正如《哥林多后书》这段经文所写: “…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林后10:15b)” 。过去的三年里,青少年主日学的平均出勤率从29人(2020)增加到41人(2021) ,再到55人(2022)。其中有两次跳跃性增长,一次是在2021年夏天回到实体上课,还有一次是2022年秋季。每一次飞跃,神都呼召弟兄姐妹们加入服事团队,没有缺乏。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学生团契主日学的出勤率已经达到60多人,最近更是达到了70多、甚至80多人,从绝对人数来说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师生比例有了极大的改善,每个主日大约有16名同工用神给的各样恩赐与学生们互动、分享生活经历、建造下一代、传承信仰。随着我们信心的增长,神扩展我们的视野,就像上面这段经文接下去写到的“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 (林后10:16)。 我从未想过青少年主日学会拓展到大学生和成人组,看着这些学生和青年人的眼睛,对神话语的渴求,让我想起了耶稣所说的话: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求主差派工人出去。” 你们要回应神的呼召吗?盼望当号角响起时,我们都能身着义袍,无愧地站在宝座前,听到我们的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愿颂赞、荣耀都归给至高的真神,阿门!  作者简介:丁焱

抗癌日记 (三):约翰福音

2023年 4月 发表日期: 4/2023 作者:彭红 约翰福音灵修日记分享 前言 这个约翰福音的灵修是我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与弟兄姐妹们每天在微信上的分享。一方面一起学习神的话语,一方面也分享我的近况。我是非常不配的器皿,却得到众弟兄姐妹们的鼓励、安慰和代祷。也谢谢齐牧师鼓励我把日记整理为一个文件,方便将来慕道友,或者初信的朋友学习约翰福音的时候参考。现在就以原貌呈现给大家,求主使用!一切荣耀都归给神!    彭红  2022年10月25日  彭红日记 7/1周五  今天进入酷暑七月了,我会开始分享约翰福音的灵修。为什么会想到约翰福音呢?首先是想更认识主耶稣。通过他的生平、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把主耶稣的形象更丰满地活画在心里。  那为什么一定要认识耶稣呢?信神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是基督教与所有其他宗教的区别了。一般人都承认神超越我们的认知。在浩瀚的宇宙中、在可见或不可见的领域里,人们试图寻找神,靠自己打通天堂之路。但都如瞎子摸象,只得到部分真理,常常掺杂人为的假设,真假难辨。  唯有圣经那么清楚响亮的宣告,耶稣基督是世人的救主,「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约1:12)耶稣是实实在在的人,他的家谱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他是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具体的人,是我们可以跟随的老师和榜样。同时,他又是与神同等的那「道」,他是「道成肉身」,把看不见的神的心意、神的性情展现给我们。这就是约翰福音的侧重点。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约翰福音开篇就告诉我们,那道就是耶稣基督,相信他,就与万物的创造者相连了。「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1:1-3)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你道成肉身,让我们可以通过你认识神。我是藉着你而被造的,主啊,我只有藉着你才能认识我自己,认识神在我身上的旨意。愿主开通我的耳朵,闻道、知道、行道!阿们!  彭红日记 7/4周一  感谢神,很多弟兄姐妹每天为我祷告,周六没有看到我的日记,就担心我是否出了什么状况。我心里真是暖暖的,有说不尽的感恩。我一切都好,基本从住院治疗的副作用中恢复过来了。同时想给大家说一下,我以后就周一到周五分享日记,周末休息。得到更多休息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我分享日记有个心愿,就是能够带动弟兄姐妹自己灵修。  几天前,有位在台湾的姐妹,辗转请人寄给我一封邮件。她分享了她的祷告和一起灵修启示录的收获和亮光,让我深得激励。真是看到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作那美好的善工。很多弟兄姐妹周末要忙孩子和各种活动,所以,盼望周一到周五可以有规律的灵修。约翰福音对很多弟兄姐妹都不陌生,就让我们借着灵修,把熟悉的经文变成蜜一样的甘甜,吃进去,滋养我们内在的生命!  每次读约翰福音第一章,我总是被主耶稣那超越时间、空间,太初就存在的属天来源而震撼。而且短短几节,就说明了祂与我们的密切关系。我们不但与神所造的万物一样,是藉着祂造的,我们的生命更是要仰赖祂而活,因为「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4)  生命是什么呢?是忙忙碌碌、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吗?是经历生老病死、尽量延长呼吸、心跳、脑电波而活着吗?不是的!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会衰残的生命是堕落所致。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生命却是可以超越死亡、丰盛、无限、奥秘而永恒的生命。  起初,神创造天地的时候,首先吩咐「要有光」,让自然之光照亮宇宙。同时,圣经告诉我们,在神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计划要把基督的生命赐给世人,让人拥有内在的生命之光,在基督里成为神的儿女(弗1:4-10)。为此,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为要我们认识祂,信靠祂而得生命。  我年轻的时候,是在「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些豪言壮语中努力奋斗的。虽然一步步地实现了很多目标,可是内心的迷茫却逐渐加深,本能地觉得人生应该不仅如此。慢慢接触圣经之后,神的话正如明光照耀一般,让我的心敞亮了起来。这次得癌症、求医诊治的过程中,我更是体会到在主耶稣里面的宝贵。因为知道有主同在,我可以坦然面对,不惧怕,而且充满盼望,无论生死,我的生命是与主联合,是要到神那里去的。这样的平安是世界所不能给的。愿人也都来认识主耶稣,得丰盛的生命,阿们!  彭红日记 7/5周二  又是新的一天!我很感恩,每天可以借着灵修,把自己的眼光从目前生活中的琐碎和缺憾中移开。转而定睛在主耶稣所带给我们的盼望中。  约翰福音第一章中,提到耶稣的名字之前,先提到了一个人。「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约1:6-7)  路加福音记载了施洗约翰出生的细节。父母都是敬虔的祭司家族,年老无子。通过天使加百列的传话,神迹般地生了约翰。这约翰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是犹太人经过了神400年的沉寂之后,终于见识到的神的先知。他在百姓当中的威望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当人问约翰,他是谁的时候,他是怎样看待他自己呢?他的回答是一连串的「不是」和一个「是」。他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不是那先知,「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1:23)  我深深地被约翰的回答而感动。他不炫耀自己出生的特别、身份的尊贵,不迎合群众的期待,而是谨守自己在神面前的本分和使命。他把自己完全摆上,只做神要他做的事、只说神要他说的话。  我们通常介绍一个人,都是介绍他从哪里来、受过什么教育、做什么工作。今天,从施洗的约翰身上,我学到了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就是时刻记着自己与神的关系和使命。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蒙了神的拣选和恩召,与施洗约翰一样,是为耶稣作见证的。主啊,求圣灵引导,让我能够尽本分,作光作盐,阿们!  彭红日记 7/6 周三  今天又是既定去化疗的日子。求神保守,让我身体能够承受。病得医治的希望完全在神的手中,求神施恩怜悯!  继续读约翰福音1:29-34,是施洗约翰为主耶稣所作的见证。神差遣约翰给以色列人施洗,一方面预备百姓悔改的心;另一方面,就是把耶稣的身份和使命显明给以色列人。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约1:32-34)在其他的福音书中记载,耶稣受洗的时候,神亲自从天上传下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7) …

A Journey of Faith through Storm

2023年 4月 Date: 4/2023 Author:Shirley Ding             When it comes to storms, perhaps no one has more experience than Jonah. God called Jonah to warn the people of Nineveh about their imminent destruction. Instead of obeying, he ran away and…

我们前往(含音频/视频)

2023年 4月 发表日期: 4/2023 作者:邹晶        Fanny Crosby 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盲人圣诗作家。虽然她在早年就已是负有盛名的诗人,直到1864年2月5日,当时44岁的Crosby才写下了她的第一首圣诗《We are going》,在后来的50年生涯中她共写了8000多首圣诗。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有福的确据》、《荣耀归于天父》、《十字架》、《求主垂怜》、《赞美!赞美!》等等,今天仍在教会广为传唱。           说来有些难以置信,她的美丽动人的第一首诗歌似乎被人遗忘了,网上找不到任何录音资料。我找到了诗歌PDF,已经是无版权(Public Domain)诗歌了,这里我把它翻译成为中文,不是按照三段诗歌唱词翻的,而是用朗诵词的形式翻译的,作为同走天路的基督徒弟兄姐妹们的彼此勉励吧,因为“我们向往的是一个更美好的,就是在天上的家乡”。(希伯来书11:16)    我  们 前  往   by Fanny Crosby  我们前往,我们前往,  我们前往天那边的家乡,  那里的田野披着华美的长衫,  有着永不散去的明媚阳光;  那里喜乐的泉源流淌,  在碧绿优雅的山谷旁,  我们在爱中和睦同居吧;  那里再没有离别悲伤。  We are going, we are going,  To a home beyond the…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Skip to content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