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语》- 北堂网刊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dmin

admin

主里的邂逅

2023年 10月 发表日期: 10/2023 作者:陈巍 耶利米团契 陈巍 我们并不相识,彭红师母。 多年前,我刚来亚城不久,不常来教会。偶然一次参加主日崇拜,结束时牧师请您和冬建传道上台,为您二位即将开启的服事道路祷告。 那是唯一一次,远远地,模糊地看见了您。 几年过去,您的消息伴随着每一封《彭红日记》传送出来。 唏嘘、感叹、不解、迷惑,我对神的种种问题,您都在字里行间用平和喜乐的方式一一做了解答。您把从神那里得到的安慰和鼓励传递了出来。一个时刻需要帮助的病人却在想方设法帮助着他人。彼时,我们仍是两个不相识的人。 直到那个主日的早晨,我竟这样认识了您。当时我在读您发出来的一篇日记(也许是最后一篇),边读边流泪。我觉得您很痛苦,很挣扎。我不停地哭,泣不成声。虽然您对于痛苦只字未提,可是谁都知道不得不放弃化疗意味着什么。您用一贯平和的口气述说着您当下的情况,不过寥寥几笔;却用大幅篇章为我们考虑: “这么多弟兄姐妹为我祷告,我这算放弃治疗吗?” 那天,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我是在为您感到难过吗?我是在替您感到不公吗?我是借着您表达自己的无奈吗?都不是,那些止不住的眼泪浸满了我的震撼和欢喜。 我从不知道一个基督徒的品格可以是这样的!专心仰望神的基督徒是这样的! 全然委身,定意顺服的基督徒是这样的!从前从圣经里学到一些;现在亲眼看到祂就住在我们中间。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也曾如此经历过世间的痛苦。祂极其伤痛,汗如血滴;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最平和的话语,彰显最有力量的顺服。世界只道力量是征服,却小瞧了顺服所要付出的心力。您的每一封属灵日记是顺服,您在病痛里每一次的提笔是顺服,您在征战里的灵修是顺服,您没有自怨自艾,反而体谅兄弟姐妹的属灵生命更是顺服。一个翻天覆地的生命变故,竟如此呈现在我们面前;虽承载着诸多的不易和忧伤,却自始至终表现出平平安安的样子。 平安的样子谁能不喜欢呢?后来听说您出现了紧急状况,我虽觉得揪心,却仍然为您欢喜。那天齐牧师带领会众站立在主里为您祷告。大家虽眼含泪水,却为您欢喜。您将卸下世上的病痛与劳苦,去那无法描绘的美好之地与神一同安歇,真是好得无比。我看见会众在神里同心合意所散发出的奇妙的光;我看见众人的心意定睛在主耶稣基督的身上所彰显的无比的荣耀。谢谢您再一次让我体验到这光和荣耀就在我身边。祂常与我们同在。 认识您的那天是9月17日。我坐在会堂外的长凳上,震撼和欢喜的情绪久久不能停息。日头暖暖,小风吹来。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那天,我在朋友圈这样写到: 有些泪不论悲喜    止不住 有些人不曾相识 却相交 你让我明白的时候  清风拂过,如雷贯耳 我们并不相识,彭红师母。 我们总能相识,彭红师母。 作者简介:陈巍,2013年受洗归主,耶利米团契同工,在家工作,两个聪明淘气包的妈妈,热心参加BSF和北堂主日学学习,专心跟随主的姐妹中的一个。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23年 10月 发表日期: 10/2023 作者:陈巍 陈葳  ( 耶利米团契 ) 从前,我常想,小孩子承担的痛苦并不见得比大人少:和朋友闹别扭,弄丢心爱的玩具,被大人安排参加不喜欢的活动,甚至剪了很丑的头发。这些事情带来的压力对于小小的体量和“没经历世面”的他们来说都是令人感到压迫和无助的。我提醒自己,没有哪种痛苦可以被轻视。 日子渐渐袭来,年轻时对自己的提醒全然消散,我成了高高在上的“大人”,既看不懂孩子为什么会在意一件完全不用放在心上的“小”事,也没时间听听他们在这件事发生后的感受,甚至不去思考长此以往带来的恶性循环。像你我所熟知的,日子不断袭来,总有更重要的事情成为等在嘴边的借口,安慰自己也欺骗自己。 然而,秋风起的一个周末,我却得到了意外的帮助—2023儿童事工教师培训。那位高坐在宝座上,拥有绝对主权的上帝给了我意外的帮助,甚至,在我还没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 吃块月饼,压一压心里的澎湃(因为讲课的内容实在太丰富),理一理那照进我心里的光:天父虽然至高无上,却从不轻看我们任何一点的无助,祂比我们更能察觉我们的缺乏和困扰,祂看我们为宝贵,因着纯全的爱为我们提供帮助,这爱既托住了作为儿女的我们自己,也托住了作为神管家的孩子的父母。 祂的帮助来得及时,提醒我教养孩子更需要大人扎根真理。若不在真理里,这次培训也许会变成另一种“大师课”。真理不是按照我们的方式去信靠和解读,而是从圣经里找到相关经文的支撑。 真理在神的大能里启示,看似简单却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无懈可击就站得住,不会被小朋友的“why,why,why”问倒,不会被世界的背道而驰击垮,不会在对信仰有疑虑的时候败下阵来。《彼得前书》3:15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扪心自问,我常做准备了吗?我常常在学习真理的道路上吗?我又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们的属灵成长上呢?课上,老师给出问题让家长只能从培养孩子的硬能力和软能力上二选一,我很容易的不假思索的做出了选择,因为题面上的软能力关乎永生。然而,当问题跳出题面跑进现实的时候,我还会如此坚定的选择吗?Timmy老师说黑色代表罪。是呀,我全然堕落的罪性本是无底的黑暗,我需要帮助,只有耶稣红色的宝血才能洗净我的罪,我需要真理不断地浇灌,才能从浅绿成长为茁壮的深绿,我需要圣灵温柔地提醒,才有机会活出一点点粉色的–像耶稣基督的颜色。老师用颜色珠链形象的演示如何向小朋友传福音(还有其他真理颜色,未详细列出),使我知道真理不仅蕴含神无限的智慧,也因着祂的慈爱向每一个人启示。 我们的父神盼望我们知道祂,了解祂,祂甚至派下祂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理解我们的苦楚悲哀喜乐欢愉。为要陪伴我们在耶稣基督里成长,学祂的样式,在诸事上荣耀神的名。 他帮我们学祂的样子做父母。 “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腓立比书2:6)。“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约翰福音14:16)。主耶稣不让我们孤军奋斗,祂愿意时刻和祂的子民在一起。天已近黑,老师给的幻灯片亮在眼前“For a child ,Love is spelled T–I–M–E”。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18)。亲爱的天父赐下保惠师圣灵,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祷告,时时陪伴,常常指引,耐心帮我度过失落和无助,亲自参与我的成长和喜悦。为什么我允许自己在主里慢慢成长,却不允许作为神产业的孩子慢慢长大呢?为什么我可以让自己有理由不顺服神的旨意,却要求孩子事事听话不能犯错?为什么我明明从上帝领受了无限的爱,却在爱他们时设定了诸多的条件?风越来越凉的时候才感受到阳光如此温暖,我被罪捆绑得越发无力的此刻,才深知神无限宽广的爱。 这爱借着两位笑盈盈的老师送来北堂,我记下了很多,也已经忘记了很多。 能行出来的恐怕更少。 然而,因着我父的完美,我放胆求从神来的帮助,愿我的当下成为从前。 作者简介:陈巍

一个美籍华裔神学院学生的反思

2023年 10月 发表日期: 10/2023 作者:卓亦凡 一个美籍华裔神学院学生的反思 作者:卓亦凡   翻译:唐雨鸽 2019年大学第一年的时候我开始拜访不同的教会。在那之前,我全部的教会生活都围绕在ACCCN(亚特兰大华人基督教会北堂)和ACCCNW(亚特兰大华人基督教会西北堂)这两间华人教堂里,几乎从未去过以白人为主体的教会。 那是我拜访的第五间教会。敬拜的时候就明显看出它与众不同。当我从楼上走下楼梯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孩子正在背诵海德堡要理问答:“却要将我和祂所有的选民都带到祂自己那里,得享天上的喜乐和荣耀” 那时我还没听说过海德堡要理问答。后来得知,这位女中学生是一位教义问答的天才。到我大学毕业时,她已经记住了儿童信仰问答、威敏小要理问答、海德堡要理问答,以及威斯敏斯特大要理问答的很多部分。这个孩子虽然不能代表这间教会的所有孩子,但她却为这间教会如何重视儿童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那就是教会认真地看待圣经的教导,“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以后我接触了更多的伯特利长老教会(隶属于正统长老会 OPC),拜访了更多的会员家庭。我发现教义问答只是他们作为一个基督徒家庭,在每天和每周的家庭敬拜中的一个方面。这些家庭的父母每天都会和他们的孩子,不论新生婴儿还是成人孩子,一起做晨间和晚间敬拜。一个有着五个孩子的家庭,尽管哭哭闹闹,忙忙碌碌,仍然坚持每天敬拜。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呢?为什么从小在教会长大的我和我的朋友们,从来没有在家庭中学习过关于信仰的最基本部分呢?为什么我们的基督徒父母没有跟我们读过圣经,没有陪我们祷告过呢?为什么那么多家庭宁愿送他们的孩子去中文学校、游泳训练、小提琴课、还有田径比赛等等,却不带他们去教会呢? 后来教会的牧者和我都清楚地看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应该去神学院。来到神学院以后,我注意到周围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从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乌干达、塞内加尔、巴西、加拿大、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来的人;有韩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有从阿帕拉契亚以及阿拉斯加来的人,还有很多别的地方的人。我甚至见过十个以上来自中国的学生。然而像我这样的美籍华人,我是唯一一个。 从小到大,我有过一个韩国牧师,还有过一个马来西亚青年牧师。在我大学校区的一个华人教会也有几位韩国牧师。神学院附近的华人教会有白人和韩国人做青年牧师。而我知道的美籍华裔牧师却凤毛麟角。 这并不是因为美籍华人寥寥无几,也不是因为华人教会屈指可数。华人教会的数目虽然不比韩国人教会多。但事实却是,华人教会不仅栽培不出几个传道人;而且,在我看来,培养出的基督徒人数大概也不多。 在过去的四到六年里,我思考了很多。我关注着亚特兰大华人基督教会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远远地我为好消息而欢欣鼓舞,也经常和你们大家一起为了服事当中的那些沮丧而忧伤。或许可以这样形容我对ACCC这个大家庭的态度:就像一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难免思虑过多。 思考一番后我得出了一些答案。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些事已经有所了解,但是或许我仍旧可以为教会成员和带领者们提供一些看见。以下我要分享的是从一些从长老教会所学到的东西,还有几件是我对比长老教会和华人教会所学到的事情。 从这些传讲福音的长老教会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是他们重视“在主里”培养孩子。他们通过神学和实践这两方面去完成。 相比较我们的华人教会,我们最大的困难是大多数华人教会成员都是新的信徒。在美国的华人会众当中,最常见的见证就是他们来美之后,要么在团契里,要么在退休会上,要么在敬拜中找到了耶稣。而韩国教会的信徒大多在来美之前就已经信主了。 信主晚的情况一般会造成两个问题:一个在父母身上,一个在孩子身上。信主初期的父母对基督信仰不够成熟。教会里缺乏成熟基督徒生活的模版。他们对于基督徒应有的生活方式和非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别并不了解。在养育孩子方面尤其如此。基督徒父母信主后若没有改变教养孩子的方式,那么他们的美籍华裔孩子长大后跟非基督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父母信主晚还面临着另一个更困难的问题:要在家里建立全套的信仰生活并让孩子接受往往为时太晚。那些尝试着开始做家庭敬拜、带孩子去教会和青年团契、和孩子一起祷告的家庭常常会面临来自孩子的强烈抵触。很多家庭中的父母成为基督徒时,孩子已经在五年级到十年级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嗜好社交媒体、沉迷电子游戏、崇拜学术偶像、吸毒,以及狂热运动……这些世俗的习惯已经养成。说服孩子在新的生活规律中去尊从并顺服父母是相当困难的。如果父母亲只有一个信主,如果婚姻关系本来就紧张,如果育儿方法过分严厉和缺乏智慧,那么叛逆的行为便如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那么华人教会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如合严肃地对待福音向我们下一代的呼召,好让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不会成为现代版的士师记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我祷告,这些回忆、问题、以及行动事项对于家庭和教会,乃至那些像我一样,正在反思自己成长的青年人来说是有帮助的。我祷告,愿亚特兰大所有的华人教会,发扬你们在传福音上表现出的极大热情,迈向成熟和敬虔,成为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典范。 作者简介:卓亦凡,宾夕法尼亚州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道学硕士二年级在读生,在亚特兰大北部郊区长大。

我的受洗見證 (曾放珍)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曾放珍   弟兄姐妹們,主內平安!         我來自大陸。今天懷著無比感恩的心與大家分享我信主的經歷,感謝耶穌基督對我和我先生的救贖。       退休前我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先生在同一所學校教美術。當時在我看來,靠著我們自身的努力,把事業做好,把孩子培養好,夫妻互敬互愛,家庭和睦,將來退休時就可過上舒適,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職35年,我把主要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幾乎沒有參加與教學無關的任何校外活動,對基督教會更無涉足。我的敬業愛崗和教學上取得的突出成績得到師生的好評,領導的認可,先後獲得諸多表彰和獎勵。我先生在繪畫專業上也筆耕不輟,作品在各級畫展中屢屢獲獎,2018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我女兒也很上進,大學畢業後繼續赴美深造,畢業後找到心儀的工作,與一名陽光帥氣的美國青年結了婚,買了房。在許多人眼裡,我們家是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典範。         2020年7月,當國內疫情比較平穩,我先生準備辦理退休,我們準備來美與女兒女婿團聚時,我先生的身體卻亮起了紅燈,到市級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鼻咽癌局部晚期。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我們驚恐萬分,不知所措。後來在我一個學生的建議下,我先生入院接受治療。化療過程艱辛而又漫長,他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在市級醫院經過一個多月兩個療程的化療後,又轉到省腫瘤醫院醫治之初,他的心情變得非常糟糕,脾氣也大變樣,有時還莫名發火,抗拒治療。作為當時唯一陪伴在他身邊的親人,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又無能為力,只能偷偷地嘆息、流淚。考慮到女兒遠在美國,我父母年歲高,我先生的哥哥、姐姐也在國外或外省等原因,我們對所有親朋好友及同事隱瞞了我先生患惡疾這事。治療過程中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悄悄地做、去承受。就在我夫妻倆跌入人生最低谷,感到無比絕望和無助之時,我們的一位老同事和一位老鄉(他們都是基督徒)領一位牧師前來看望我們,給我們傳福音。他們為我先生禱告並教我們如何同心禱告。我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動,感到黑暗中又見到了光明和希望。從此,我每天拉著我先生一起向神禱告,就像兒女對父親的訴說,把心中的憂愁、痛苦和期盼告訴主,求祂賜給我們信心和力量,使我們剛強。非常奇妙的是,我先生的心情平和了許多,心態變得積極、樂觀,胃口也越來越好。看到他的變化,我感到十分寬慰,壓在心頭的重擔也卸下來了。在神的眷顧之下,我先生還遇到了醫朮精湛、醫德高尚的主治醫師和優秀團隊。在該醫院住院期間,我先生又接受了兩個療程的化療和35次的放療。他一直保持堅強,樂觀的態度,與醫生密切配合,治療取得明顯的效果,副作用比同類患者少很多。三個月後,他迎來了新生,平安出院。        感謝神的不離不棄,以祂豐盛的慈愛把我和我先生帶回神的國度,讓我先生在絕境中蒙恩蒙福,使我也感受到了神的大能和大愛。通過神對我先生的救贖這一奇妙之事,我認識到人真的很渺小,當我們想靠著自己的努力來獲得一切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經歷到上帝恩典的大能的。所以,我們回到家鄉後,欣然接受當地基督教會牧師和傳道的邀請,走進了教堂,參加了教會的各項活動。在兩年多裡,每逢聖誕節、感恩節、復活節等重大節日,我們都會與教會的弟兄姐妹一起同台演出,歌頌讚美主,在主裡與大家同長進、同歡樂。        今年五月三日,經過近三年的等待,我們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亞特蘭大與女兒女婿團聚了。女兒告訴我們家附近有個走路可去的教堂,我們非常高興。五月六日,我們決定來教堂先探個究竟。當我們看到靜謐、別致、優雅的北堂時,立馬決定這就是我們心中期盼來亞特蘭大之後要參加的教會了。五月七日我們邁進神聖的北堂,參加了主日敬拜活動,然後在蒙恩屋參加了福音茶話會,後來加入了“使徒”團契和洗禮班的課程學習,還參加了“提前”團契和 “使徒”團契在主日敬拜的獻唱。        感謝神揀選我們,帶領我們來到美麗的北堂,讓我們成為北堂大家庭的成員,在異國他鄉感受到滿滿的關愛和喜樂!我們也感謝關心,幫助我們的每一位弟兄姐妹,特別感謝齊一仁牧師,陳濟祥長老,淑雯師母,劉雪芳主席,沈立弟兄,董干弟兄,周丹姐妹和姜丹姐妹等,他們對我們夫妻倆像親人一樣的支持和關照,使我們倍感溫暖。我們喜歡北堂牧師和長老們高水平的講道,喜歡陳濟祥老師循循善誘,深入簡出的教學模式,喜歡“使徒”團契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充滿愛心的聚會,也喜歡聽詩班弟兄姐妹的優美歌聲。        在北堂數月的學習和靈修,我更加明白了世人都是罪人,都會犯罪,只有相信主耶穌,依靠主耶穌並願意悔改才能被赦免並得永生。我知道我身上還有很多問題,就像安平牧師說的“under construction” (在施工中),但我願意把自己完全交托到主的手中,跟隨主,作主真正的兒女,與主親近,做主喜悅的事情,飢渴慕義,活出基督,榮耀主名。我願意接受洗禮,見證主的恩典! 作者简介:曾放珍

我的见证 (郑思京)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郑思京 弟兄姐妹们,主内平安!                  我来自福建,是地道的客家人。我出生在大饥荒时代,成长于动乱的文革时期。我最早走进教堂是在大学时就读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福州仓山区长安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榕树林里有一组陈旧但别致的西式洋楼,那就是我们的校舍。后来同学告诉我,我们上课的地方原来是教堂,我们经常开会的地方叫做“礼拜堂”。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原来工作过的单位,在一所重点中学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也就在这个时候,学校调入一名女图书馆管理员,她姓范,出于礼貌,我叫她范老师,后来才知道她是一名基督徒。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前夕,范老师邀请我去教堂唱歌。我以前就知道我们小县城有一座教堂,但从没有进去过,出于好奇我走进了小巷深处,有几分神秘的教堂。此后的五年里,每逢圣诞节我都会被邀请去教堂演唱赞美神的歌,期间也会跟教会的弟兄姐妹去乡下教堂参加活动。五年里,我先后演唱过《平安夜》、《主若是》、《感谢神》、《马槽歌》等经典赞美诗。正当我打算继续参加教会的活动时,有人提醒我,“你是教师,不适合参加宗教活动。”由于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所以我动摇了。我把情况跟带领我走进教堂的范老师说明,她表示理解。临别时她送给我《圣经》、《荒漠甘泉》两本书作为纪念。我虽离开了教会,但神播下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我心里。我在家里经常唱赞美神、歌颂基督的歌曲,也常怀念在教堂里和弟兄姐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我可能就会与神擦肩而过,渐行渐远……           2020年春节刚过,我先后出现咽喉不适,耳鸣头痛等症状。由于疫情期间管控很严,直到七月才能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鼻咽癌局部晚期。接下来,我先在市级医院接受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后来医生建议我转院。我跟太太商量后决定转至福建省肿瘤医院继续治疗。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我们心情非常沉重,在心里呼救:“谁能帮我?”          按中国人的习惯,办事必定先找熟人,于是我们便到处打听该医院有没有熟悉的医生,这一打听使我们的心情立即转忧为喜!原来,当年领我去教堂献唱的范老师的儿媳妇就在这家医院工作,而且还是给我治病的医疗团队的成员,她高中时居然还是我太太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上帝始终没有把我这个罪人忘记,以这种方式把我带回家!          在医院治疗的三个多月里,范老师正好也在福州带孙子,她多次来医院看望我们,给我们关心鼓励,还请当地的牧师给我们传福音,教我们祷告。感动感恩之余,我们学会了祷告,并开始阅读《圣经》。就这样在主耶稣的护佑及弟兄姐妹们的鼓励下,我战胜了病魔,三个多月后平安出院。我们回到小县城后,教会的郑牧师与部分弟兄姐妹又第一时间来我家探望。我出院的时候恰逢圣诞前夕,我不顾身体还在恢复期,便和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投入圣诞节节目的排练和演出。从此,我和我太太便经常参加教会的活动,教会也成了我们第二个家。          到今年四月,我出院已经三年多了,三年的疫情也结束了,在美国定居的女儿邀请我们来美国团聚。她原来住在Suwanee,去年搬到现在的住所。当我们在国内发愁到美国如何找教堂崇拜神时,女儿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小区旁边就有一座华人教堂,走路便可到达。我们高兴极了!到达亚特兰大的那个星期天,我们便早早的前来参加主日崇拜,然后参加了福音茶话会。接下来又参加使徒团契的学习,提前和使徒团契的献诗,并参加了受洗班的系统学习。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所蒙恩典无数,当我在幽暗汹涌的浪潮中挣扎沉浮之际,主耶稣就是一艘航行在黑暗海面的信仰之舟,载我进入那稳妥永恒的港湾。人生有此恩典,心当感恩,当归荣耀于神!所以,我愿意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做神真正的儿子! 作者简介:郑思京

A Summer of Transformation

2023年 8月 发表日期: 8/2023 Author: Jocelyn Zeng I am excited to share an incredible experience I had for my spiritual self this past summer. Just before VBS, I took a 3-week vacation to China, far away from my church family…

生命的河水

2023年 9月 发表日期: 9/2023 作者:爱平 作者:爱平 小时候生命的河水是老屋后的小河我在清澈的水里欢闹不问 它来自何方 长大后生命的河水是未名的海洋我在平静的湖水挣扎哪里 是我的方向 后来啊生命的河水是蔚蓝的太平洋我在自由的国度奋斗何处 是我的故乡 而现在我来到加略山旁生命的血与水流啊淹没我身,无处躲藏 饱尝这流自伊甸的水我怦然心动这才是我生命河的水啊在我腹中涌流,直到宇宙洪荒 作者简介:爱平

Batteries

2023年 8月 发表日期: 8/2023 Author: Paul Hilgendorf According to your faith be it unto you. — Matthew 9:29 In New Orleans, we had to teach a couple dozen people, and feeding them was quite a challenge. A lot of them were young people living…

吃得苦中苦

2023年 7月 发表日期: 7/2023 作者:冯欣 1. 刻入骨中的旧观念: 最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让人跌破眼镜的帖子: 一位在新西兰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以中国谚语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题,写了一篇论文,被教授判了“零”分。论文说:“吃得苦中苦”就是自己 “当牛做马”,而“人上人”,就是让别人“当牛做马”。教授质疑,为什么要做“人上人”?为什么要将你的同胞划为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难道不应该平等吗?难道应该遵循动物界的丛林法则来建立丛林社会吗?” 教授这一连串的问题仿佛灵魂的拷问。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不是从小就被灌输要成为“人上人”吗?这个谚语已经深深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是我们人生励志的口号,成了大多数人潜在默认的价值观和奋斗观。 笔者在此并不是要讨论这个谚语的对与错,只想通过这个例证,谈谈基督的信仰和价值观。 2. 新旧三观起冲突 信主前,我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套得牢牢的,一心想着个人奋斗,出人头地,做“人上人”。信主后,心灵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认罪悔改,重生得救。心灵得到了真理的光照,我学会了祷告,读经,敬拜,学会了彼此相爱。神的话语好比涓涓细流,一点一滴地灌进我被罪污秽的心里,让我开始“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然而,生命的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旧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成长。沟沟坎坎,风风雨雨,最难的恐怕就是深嵌在心灵当中的旧价值观。 最近在教会主日学讲授《路加福音》第6章时,我和同学们一起热烈地讨论了这个主题。耶稣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路加福音6:27-30)” 耶稣在其它福音书中也多次讲到这些道理。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中,就记载了有名的“打左脸,给右脸”的教导。这些经文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仔细推敲却不禁感慨。耶稣的教导太严厉了吧?我们能做到吗?在世俗的世界中行得通吗?若做不到,那学习耶稣的话有什么用呢? 3.“两套外衣”式的生活方式 虽然信了主,我们仍然不可避免地,无时不刻地在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中生存,好像“披着两套外衣”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原来的旧外衣,待人处事和信主前无异,经常做一些不合宜,甚至不光彩的事。更有甚者,不愿别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恐怕做错事脸面无光,给教会丢人现眼。到了团契和主日聚会的时候,则披上基督徒的新衣,换一副面孔前去参加,处处显出基督徒的样式。回到家中往往精疲力尽。随即周而复始,又开启了旧式的生活。明明做不到,却要装着做出来;明明心里不喜欢某个人,表面上还要笑脸相逢,笑脸相送。这样“披着两套外衣”活着,真的很累! 4. 细读圣经得盼望 其实,只要反复阅读并深入思考《路加福音》的经文,就会明白耶稣的教导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教导,而是一种抄底牌式的教导,一种颠覆性的教导;口气坚定,没有丝毫妥协。 耶稣所要推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我们从出生,从懂事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便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我们习惯于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小到个人的小圈子,小团体;大到民族、国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用不同的半径来画出一个个的同心圆,把一切人或物,按照和自己的远近、利益的大小,放在这些圆圈中的不同位置,予以不同的对待。不论怎样,都是以自我的标准来衡量利害关系。耶稣的教导推翻了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心圆体系,代之以神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而这新的价值体系,和我们的旧体系格格不入,天壤之别。若不把旧的价值体系彻底打破,新的价值体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这就是耶稣教导的高明之处,不是小打小闹,修缮改良,而是大破大立,颠覆旧的,建造新的。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我们的指望在于神的话语,那么具体该怎么去做呢? 1)认清罪的辖制 圣经告诉我们,一个人之所以逃脱不开罪的辖制,是因为他只为自己而活。以赛亚书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走迷”就是失去方向;“偏行己路”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去行事。这就是罪的本质了。 2)邀请圣灵内住 最近听到一个词,叫“立体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通常所谓“平面正常思维”的模式中,寻找新的启发,新的路径,新的方向,从而得到新的力量。我们通常的思维方式是一切靠自己。靠自己的思路和认知方式去理解圣经;靠自己所谓的毅力去坚持每日的灵修、祷告;靠自己的能力参与事奉;靠自己的努力赢得牧师和弟兄姊妹的赞许……目的是换取内心的平安。殊不知这一切都反映了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正如保罗所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啊!”但圣经告诉我们除此以外还有第三维度。这就是圣灵的力量,圣灵的内住。圣灵住在心里,我们就和神直接连结上了。换句话说,不要以平面二维的角度去思考,而要以三维的方式去思考。我们要问自己:我是否与神连结了呢? 上个主日,我们团契的弟兄姊妹和诗班一起在教会献诗。我是个不懂五线谱,没有唱诗恩赐的人。当唱到“耶穌奇妙的救恩,超过我众过犯”的时候,心中突然涌现了感动,情绪得到了释放,紧张的嗓音也随着指挥放松了下来。结束后很久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看看左右的弟兄姊妹,不少人眼泛泪光。我知道这是圣灵的感动。 圣灵的内住是我们改变生命最大的盼望,靠自己是做不到的。“奇妙的救恩”就是圣灵带领我们更多地认识这位造物主。圣灵一步步地带领着我们,与主不断地亲近。我们的价值观也因此而发生改变。这绝不再是单单靠自己的努力。 3)仰慕神的 “性情” 和 “美德” 当圣灵带领我们追求生命的改变时,要切切注意,我们不能使用“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行方式,那是走不通的。我们所要的,是仰慕神的“性情”和“美德”(彼后1:3-4)。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追求个人品格的提升,做个更好的人,而是要彻底脱胎换骨,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 4)以基督为中心的生命成长观 内住的圣灵会带领我们通过祷告和读经与神亲近,在灵里与神交通。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和神越走越近。就像使徒在《彼得后书》1:4-8节告诉我们的:“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Click to access the login or register cheese
x  Powerful Protection for WordPress, from Shield Security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Shield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