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复生记

作者:邱玲
日期: 10/18/2025
类别:主内生活
北堂“蒙恩天艺”戏剧组感恩回顾
2019年3月,北堂 “蒙恩天艺”戏剧组成立,名字是蓝奕刚(现为母堂牧师)倡议的,因为我们都是蒙恩得救又喜爱艺术的人。作为剧组的负责人,我常常感恩:虽然同工们都是业余的编剧和演员,每次排戏都是临时成立的剧组,但在过去六年里,我们演出了四个短剧和一部微电影,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请容我用四幕剧的格式,说一个故事梗概吧:
第一幕 船至水深处
北堂三月的宣教年会有一个优良传统,在周六晚上有大约20分钟演出戏剧。2011年北堂宣教年会,当时的外宣执事蓝奕刚邀请我写剧本,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连写了三年。灵感的来源各有不同,《因他活着》出自《生命季刊》的姐妹见证,《有异象的人生》来自“生命影响生命”门训的亲身经验,《家有石心怎么办?》源于酸甜苦辣的自家故事 。
但三年后,我就灵感枯干了,不得不停笔。但感谢主,没有让我停止与主同行,常常被宣教士的传记感动,感动他们的圣灵,也感动我书写他们的故事。
2019年,在改编基督使者协会(简称“使者”)创办人之一周主培牧师传记《如果你肯》时,我又拿起笔写剧本。根据周牧师一家蒙召去印尼宣教的故事,写成短剧初稿《船至水深处》,有幸得到邢剑君老师专业的编导支持,又找到北堂有演员恩赐的弟兄姐妹参与演出,在2019年北堂宣教年会演出,也在当年的美东南夏令会中公演,广受好评。

随后,十几位弟兄姐妹们同感一灵,成立了“蒙恩天艺”戏剧组。其中有在北堂受洗的ATV电视台刘兵弟兄和他女儿 Leslie,不仅义务制作北堂宣教剧的视频,在海内外的网络平台上广传,而且鼓励我们有机会制作微电影。在当时的庆功宴上,同工们热情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都愿意为主做更大的事。
《船至水深处》里周妈妈(王鹏姐妹饰)的顺服,应验了周牧师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至今仍萦绕在我耳边:“祷告的结果,往往不是改变事情来取悦我们;而是改变祷告者的心,来顺服神的旨意。”
回顾过去六年,戏剧组每一次排戏,都是在祷告中顺服神的旨意。虽然我几次灵感枯干,几次都想放弃,但是天上的大编导没有放弃,一点点赐下灵感,一个个呼召同工,同心合意,集体创作,靠主喜乐,让我们一次次经历“如果你肯,神就能”的奇迹。
第二幕 暗室发真光
“现代宣教之父” William Carey(威廉·克理)有一句名言:“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期待神行大事,为神做大事”。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停摆,各国封城,北堂也不得不改成线上聚会。根据蔡苏娟同名自传改编的短剧《暗室之后》,碰巧在教会关门之前,在没有观众的大堂里演出,ATV 再次义务摄像,在YouTube 留下真实感人的故事:因怪病不能见光的蔡苏娟,住在暗室几十年, 向世界各地的访客见证光明之主,也用温柔有力的话语,激励困在家里的我们: “不要问「为什么」,而要这样问:「神啊,祢要我做什么?」”

碰巧,2019年底,我参加使者的华人差传大会,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当我蒙召做“文字宣教士”,自觉不配,不住泪流,但神让我在几千人的大会里巧遇老、中、青三代宣教士,顺利完成《使者》杂志的采访文章:《生命中的云彩》,明确了神的呼召,也在“如坐暗室”的疫情中,让我不断有线上学习的机会,完成“把握时机”宣教课程,参与全球华人跨教会的宣教大会,点燃了我心中的宣教之火,继续创作宣教剧本,以文字推动宣教。

2022年,宣教剧本《追风筝的华人》,出于邹晶长老的鼓励,根据万军宣教士在塔利班掌权前逃离阿富汗的真实故事改编,加上我参与 Clarkston 跨教会“家门口宣教“的经历,在生离死别的痛苦中,神仍然满有怜悯,不仅安慰身心疲惫回家的宣教士,呼召热心宣教的年轻留学生,而且鼓励北堂弟兄姐妹慷慨捐赠几十袋衣物,怜悯家门口的穆斯林难民。在两个月的排戏过程中,根据万军宣教士和演员同工们的意见,我们不断修改剧本,一起用生命打美好的仗,就像结尾育群长老说出一句鼓舞人心的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宣教士,但每个人都能做宣教的事”!
同时,我们以警醒的心预备面对意外:有高速上车子爆胎的,有家里的冰箱坏掉的,有临时摔伤胳膊的,还有国内亲友发现癌症的。同时,戏剧同工们也有工作的压力、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面对各种压力和意外,和宣教士一样,我们争战的兵器,就是祷告,祷告,祷告!
在祷告中,我们相信:暗室之中仍有光明之主,疫情之中也能为主发光,因为主耶稣是真光,照亮一切死荫幽谷中的人。
第三幕 炮火问苍天

2023年,我第一次写微电影剧本《问苍天》,根据《使者》采访乌克兰宣教士的文章改编,也根据我在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GSU) 信望爱学生团契服侍的经历,讲述华人宣教士带学生在炮火中逃离乌克兰的故事。剧中的留学生诗琴问苍天:“全球疫情停摆两年, 俄罗斯又轰炸乌克兰,上帝到底在哪里?” 剧外的我也问苍天: “主啊,你选召的演员在哪里?有经验的导演在哪里?合适的外景在哪里?” 每次好像山穷水尽,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好像进入前所未见的桃花源,一路美不胜收、惊喜频频:母堂戏剧组的弟兄姐妹们愿意加盟,有丰富经验的ATV 刘兵答应导演和 Leslie 一起摄制,演员们自愿加班磨戏,还有英文堂的白人弟兄们加入群演,扮演乌克兰难民,拖着行李逃难,为了几秒钟的镜头,来回跑了一个多小时。

拍摄当天,刘导指挥演员们在四个不同场景拍摄,从教会到公园,从停车场到酒店,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8点,一连拍摄了12个小时,不仅无人叫苦,反而乐此不疲。接着,刘导又花了两周的时间,精心剪辑,寻找炮火纷飞的战争场景,插入乌克兰人逃难的新闻画面,让这部片子更加真实,感动很多观众泪流。这是在导弹中颠沛流离的难民之路,也是在苦难中真实寻求上帝之路。
这部微电影在2023北堂宣教年会演出,也在同年的美东南福音营播放,至今仍在YouTube上广泛流传,见证在苦难中赐平安的主,刘兵父女也见证了一个神迹,丢失多日的无人机从天而降,完好无损,正如微电影结尾里,诗琴在被隔离的酒店仰望窗外的蓝天,突然有灵光一现:“我终于看到了上帝在哪里?原来上帝就在这里,在顺服祂的人心里!“
第四幕 沙漠见玫瑰

在拍摄微电影之后,我身心俱疲,但灵感没有枯竭,又根据常洁姐妹的感恩见证《面对苦难和死亡的从容微笑》,写了一个剧本《遗愿清单》,预备在2024北堂宣教年会演出,可是,到处找不到男演员,让我几乎绝望。同时,先生一再提醒我:儿子高中最后一年,需要妈妈更多陪伴,我自己也需要休息,耐心等候神。
等了一年多,好像冰湖等来了复苏的春风,废墟等来了建造的工人,枯骨等来了重生的气息。2025年初,戏剧组招募新人后,面目焕然一新,招来各样恩赐的弟兄姐妹(编导、演员、音效、司琴、化妆、后勤、摄影等),特别感恩有专业戏剧老师邢剑君弟兄参与教导同工,同蒙主恩,同受装备,同担使命。因此,我从神领受的异象是“因主爱培育同工、以戏剧传扬福音、用故事见证基督”。
在同工团队里,特别感谢多年忠心服侍的王鹏姐妹,有从小演戏的童子功, 也有在教会演出的丰富经验,但从来不摆架子拒绝人。每一次排练,她都顺服导演安排,帮助修改剧本,配合其他演员,创作出来的人物,有牧师的妈妈,也有慕道的朋友,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角色,让观众有笑有泪、感人肺腑。

2025年3月北堂宣教年会,由邢剑君老师根据他太太常洁姐妹的真实故事编导《沙漠中的玫瑰》,讲述常洁在癌症晚期仍坚持传福音的感人故事:两个老友在大学毕业二十年后意外重逢,举杯聊友情、把酒话人生,患难常喜乐!在紧缺男演员的时候,多亏孙俊勇大哥甘当绿叶,衬托玫瑰的美丽,三人一台好戏,背后同工辛劳,一起纪念天上的常洁姐妹,献给赐永生盼望的天父上帝。在北堂演出时,虽然音响效果不佳,但观众热情回应,有姐妹发来短信:“沙漠中的玫瑰,依靠神坦然面对苦难,并鼓励在困境中远离神的朋友回到祂的怀抱。让我深受激励,感动不已。” 随后,这出戏也在跨教会、跨地区的第二届“原创圣诗音乐会”上演出, “主演Helen 姊妹的真情演绎打动了在场近百名观众,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她与故事原型常洁姊妹曾同属一个团契,更显神安排之奇妙。” (摘自《美中报道》: 春日赞歌响彻“最美人间四月天”)

在编剧灵感枯干的时候,圣灵赐下生命的活水,让戏剧组一起经历“如果你肯、神就能”;在疫情如坐暗室的时候,圣灵赐下宣教的异象, 激励我如“暗室之后”为主发光,又像“追风筝的华人”为主奔跑;在同工团队枯竭的时候,我曾经流泪“问苍天”, 神就打开一条新路:拍摄微电影,又赐下同感一灵的弟兄姐妹,如同“沙漠中的玫瑰”长久盛开,见证天父上帝的永远美丽。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纪念北堂25周年的感恩时刻,让我们跟从舍己爱我们的主耶稣,彼此激励,彼此建造,彼此相爱,按照圣经里神国大戏的剧本,忠心演好自己的角色,荣耀我们天上的父,也是人生悲喜剧的大编导,相信最终的结局必将成就《启示录》的末世预言:神的儿女在基督国度里的“大团圆”!
相关文章

